一、新聞 | |||
序號 |
好新聞題目 |
采用情況 |
作者姓名 |
1 |
瓶子里栽培銀耳 |
8月17日新華社福建分社電訊(供晚報用) |
劉國柱 |
2 |
邱水慶投標種瓜記 |
7月8日福建日報刊用 |
張華云 |
3 |
一場沒有結束的競爭 |
7月11日福建日報刊用 |
梁茂淦、許諾夫 |
4 |
母子喜團圓 |
10月13日福建日報《八閩快訊》刊用 |
饒尚豪 |
5 |
泉州味精廠在原料提價產品降下價情況下上繳利潤大增加 |
1月9日新華社福建分社電訊 |
孫靜 |
6 |
金魚游出去了 |
1月1日福建日報刊用 |
黃芝曉 |
7 |
撤銷加碼的軍事指標 |
4月1日前線報刊用 |
陳蔭 |
8 |
“熱愛祖國體諒母親讓母親放心” |
7月8日前線報刊用 |
蘇永青 |
9 |
林湘女士及其丈夫專程到福建探望修復后的林森藏骨塔 |
11月3日中國新聞社電訊 |
周景洛、陳惠鑄 |
10 |
福州環城區主要領導干部濫用職權建造私房 |
11月2日省廣播電臺《本省新聞》播出 |
屠者衣 |
11 |
這幢讀書樓不該建 |
11月1日人民日報刊用 |
王煒中 |
12 |
戰士設計師“涂雪云” |
8月20日新華社福州軍區分社電訊 |
褚言義、樂發坦 |
13 |
縣委書記的學術報告 |
10月11日福建科技報刊用 |
沈亞軍 |
14 |
廈門市日光幼兒園開展空氣浴、日光浴、冷水浴鍛煉增強身心健康 |
5月28日新華社福建分社電訊 |
許子和 |
15 |
福州地區臺灣同胞舉行春節茶話會 |
2月17日前線臺《新聞與時事》節目播出 |
沈英藝 |
16 |
南平汽車站增設通宵夜宿服務處 |
11月2日省人民廣播電臺《本省新聞》播出 |
翁建、鄒利璋 |
17 |
松村漁民為臺灣海難漁民掃墓 |
4月4日省人民廣播電臺《金馬節目》播出 |
惠安縣對臺辦 |
18 |
“望有余”真有余了 |
1月4日福建日報刊用 |
吳福瑞 |
二、通訊 | |||
19 |
以茶會友 茶香意濃——記省外貿考察組在紐約舉辦的中國茶葉品嘗會 |
9月24日福建日報刊用 |
龔毅(王奕霖) |
20 |
“老壽星”救活一個廠 |
1月23日福建日報刊用 |
陳銀良、吳惠聰 |
21 |
泉州名廚制佳肴 |
5月29日香港《新晚報》 |
陳國明 |
22 |
東風化雨滿店春 |
9月16日省人民廣播電臺《福建各地》播出 |
方潮輝、張芝生 |
23 |
熱門貨之“熱”——記廣交會采訪札記之二 |
5月17日廈門日報刊用 |
趙連溪、彥方 |
24 |
和睦之家 |
9月25日省人民廣播電臺《對農村廣播》播出 |
李東方 |
25 |
“教我如何不想他”——訪退休女教員吳靜宜 |
9月24日福建日報《八閩快訊》刊用 |
景洛、慧光 |
26 |
三辭酒宴 |
12月25日前線報刊用 |
劉禮福 |
27 |
望月倍思親 |
9月24日新華社福建分社電訊 |
林群英、陳榕三 |
28 |
飛去吧!中秋鴻雁 |
9月24日新華社福州軍分區新聞稿 |
楊和發、揭衍珍 |
29 |
“中華親兒女!一定要團圓”——訪歌曲《中秋月》的作曲者劉璐 |
9月24日前線臺《鄉親》節目播出 |
陳存誠 |
30 |
家 |
12月26日福建科技報刊用 |
陳光樺 |
三、言論 | |||
31 |
掌聲 |
10月3日福建科技報《科學茶室》刊用 |
韓仁煦 |
32 |
從一分錢抓起 |
4月28日福建日報刊用 |
宋祝平 |
33 |
從上一代看下一代 |
9月20日福建日報刊用 |
辛茹 |
34 |
關心個人利益反對個人主義 |
2月28日福建日報刊用 |
張炳亮 |
35 |
責任制不能只局限于一種模式 |
12月9日省電臺《對農村廣播》節目播出 |
滕風惠 |
36 |
別怕農民富起來 |
1月2日省人民廣播電臺《理論與實踐》節目播出 |
紀學文 |
37 |
寫自己鮮紅的歷史——五談樹立革命人生觀 |
6月5日前線報 |
前線報評論員 |
38 |
拒絕和談不沒有道理的 |
12月25日前紅臺播出 |
趙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