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別 |
類別 |
題目 |
作者 |
推薦單位 |
發表時間 |
一等獎 |
消息 |
我省國營企業首次運用企業集團力量實行扶虧責任制 |
蔣長值 徐海明 |
福建日報 |
1987.5.3 |
一等獎 |
消息 |
“安星”利用外資有新發展,向集團化多元化方向邁進 |
吳瑞生 顏振育 王人墨 |
福建日報 |
1987.9.8 |
一等獎 |
消息 |
福建一批進口日野汽車質量存在問題索賠受阻 |
田家鵬 |
中新社福建分社 |
1987.6.10 |
一等獎 |
消息 |
阿慶嫂進京 |
盧義達 |
福建日報 |
1987.4.4 |
一等獎 |
通訊 |
敢于打擦邊球 善于打壓球線——廈門工商銀行的啟示 |
方? 堅 阿 土 莊稼夫 |
廈門日報 |
1987.12.1 |
一等獎 |
通訊 |
一次旋風般的旅行采訪——臺灣《自立晚報》記者的廈門之行 |
李? 捷 |
中新社福建分社 |
1987.9.27 |
一等獎 |
消息 |
訪福州機場6.16事故受傷的華人和港胞 |
曾憲成 |
中新社福建分社《中國新聞》 |
1987.6.17 |
一等獎 |
消息 |
請首長不要再批條子了 |
肖輝家 劉公武 熊典達 魏輔正 |
新華社福建分社 |
1987.12.1 |
一等獎 |
通訊 |
正是方興未艾時——福建專業市場采訪札記 |
崔葆章 周俊祥 |
新華社福建分社 人民日報 |
1987.11.15 |
一等獎 |
通訊 |
考來的官 |
張紅 |
福建日報 |
1987.5.9 |
一等獎 |
深度報道 |
影院承包第一家節外生枝 |
肖東 程鶴麟 黃小偉 |
福建日報 |
1987.9.21 ???? 11.28. |
一等獎 |
通訊 |
湄洲灣福建騰飛關鍵——訪著名經濟學家童大林 |
房向東 |
生活·創造 |
1987年十期 |
一等獎 |
言論 |
憂地及其他 |
張之聞(即張黎洲) |
福建日報 |
1987.6.6 |
一等獎 |
讀者來信 |
省電子器材公司違反規定刁難用戶 |
許青 黃常諤 |
福建日報 |
1987.2.21 |
一等獎 |
版面 |
福建日報潮聲版 |
祝文善 盧鴻謀 肖東 |
福建日報 |
1987.4.4 |
一等獎 |
專欄 |
總編輯室信箱 |
福建日報總編室 |
福建日報 |
1987.8.11 |
一等獎 |
專欄 |
福建農民在京滬 |
福建日報農村處 |
福建日報 |
1987.1.4 |
一等獎 |
消息 |
讓悲劇在這一代結束 |
周景洛 |
中新社福建分社 |
1987.11.23 |
一等獎 |
消息 |
漳浦縣建立農業服務中心擴大經濟效益 |
許一鳴 江貞奇 嚴利人 |
新華社福建分社 人民日報 |
1987.3.8 |
一等獎 |
消息 |
辦特區不“喜新厭舊”,廈門特區改造老企業 |
蘇水利 王煒中 |
新華社福建分社 |
1987.4.26 |
一等獎 |
消息 |
福建省“基建熱”仍在升溫,省領導正采取措施 |
張瑞三 |
新華社福建分社 |
1987.12.3 |
一等獎 |
消息 |
晉江縣二百多名農民出洋留學 |
尤全芳 |
福建僑鄉報 |
1987.2.8 |
二等獎 |
消息 |
立足本地靠山吃山搞增收 |
賴漢平 |
福建郵電報 |
1987.11.7 |
二等獎 |
消息 |
陳世水告贏狀 縣政府大院化廁拆遷 |
炳堂 |
泉州晚報 |
1987.7.25 |
二等獎 |
消息 |
連江五姑娘有膽有識敢破陳規陋習 |
張宗瑜 |
福州晚報 |
1987.3.17 |
二等獎 |
消息 |
利用野草栽培食用菌 |
林仁金 |
富民報 |
1987.7.10 |
二等獎 |
消息 |
廈門民主法制又向前推進一步 |
魏永樂 |
廈門日報 |
1987.12.3 |
二等獎 |
消息 |
上海經濟區加緊興建“扶貧工程” |
黃其莊 孔祥迎 肖倫添 |
新華社福建分社 |
1987.8.16 |
二等獎 |
消息 |
一位青年農民承辦國營磚廠,推行改革企業有了起色 |
王人墨 吳家聲 顏長征 |
福建日報 |
1987.8.18 |
二等獎 |
深度報道 |
一場車禍之后 |
林添華 燕裳等 |
閩西日報 |
1987.9.24 |
二等獎 |
深度報道 |
為了一個外省普通農民的生命 |
陳敏華 陳發榮 |
三明日報 |
1987.6.9 ??? 9.11 |
二等獎 |
深度報道 |
大頭菜事件 |
林紅林 石建輝 吳文成 正鵬 |
福建衛生報 |
1987.3.16 |
二等獎 |
通訊 |
馬欄橋之夜 |
蔣賦常 |
福建青年 |
1987年第9期 |
二等獎 |
消息 |
她從海外帶來“一大件”——惠安縣農婦黃秀玉新加坡之旅 |
玉龍 孫山 |
福建僑鄉報 |
1987.11.22 |
二等獎 |
通訊 |
讓世界充滿愛 |
林占生 林紅林 |
福建衛生報 |
1987.12.22 |
二等獎 |
通訊 |
值得信賴的人們——三明市總工會為職員說話辦實事紀實 |
黃鯤 |
生活·創造 |
1987年第10期 |
二等獎 |
通訊 |
努庫阿洛瓦來信 |
林禮明 |
生活·創造 |
1987年第10期 |
二等獎 |
消息 |
面對家鄉的樂團——記蔡繼琨教授回榕 |
喬梅 |
福州晚報 |
1987.12.28 |
二等獎 |
通訊 |
“土地公”楊幫曖 |
吳惠聰 李宇思 黃瓦土 許蘇 |
福建日報 |
1987.4.1 |
二等獎 |
言論 |
搞好以商支農的理論思考 |
何柯 |
閩西日報 |
1987.10.27 |
二等獎 |
言論 |
建立雙向理解的新型關系 |
李順昌 |
廈門日報 |
1987.6.12 |
二等獎 |
?言論 |
求實爭勝 |
王天生 |
生活·創造 |
1987第十期 |
二等獎 |
記者來信 |
停緩84新開工126說明了什么? |
鄭行高 |
福建日報 |
1987.5.26 |
二等獎 |
讀者來信 |
福州保溫瓶廠部分干部職工反映廠領導住房超標準 |
劉惠河 李金粦 |
福建日報 |
1987.4.20 1987.6.16 |
二等獎 |
札記 |
魚淤到哪里去了? |
林秀玉 |
廈門日報 |
1987.8.26 |
二等獎 |
消息 |
漳浦工商局領導受到嚴重處理 |
王明中 沈江木 劉瑞洲 |
福建日報 |
1987.8.15 |
二等獎 |
消息 |
晉江農民家庭文化消費水平比例增大 |
李建成 |
中新社福建分社 |
1987.7.1 |
二等獎 |
消息 |
對外開放給福建帶來十大進展 |
徐德金 |
中新社福建分社 |
1987.4.5 |
二等獎 |
消息 |
泉州酒廠家丑外揚贏得顧客信任 |
林群英 鄭祖庵 |
福建商報 |
1987.3.11 |
二等獎 |
消息 |
冰箱漏電致一小孩死亡 依法交涉消費者獲賠償 |
王金禹 |
福建法制報 |
1987.10.8 |
二等獎 |
消息 |
“張益河”當官記 |
黃健 |
廈門特區工人報 |
1987.11.17 |
三等獎 |
消息 |
歸僑陳雙娘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巨款獻老山厚禮表深情 |
劉平 陳繼英 |
閩南日報 |
1987.10.8 |
三等獎 |
消息 |
司前青年務農致富 |
邱盛林 |
福建日報 |
1987.4.15 |
三等獎 |
消息 |
京莆精機公司把技術美學原理用于生產管理實踐 |
沈摩西 王發焜 |
福州機械報 |
1987.11.3 |
三等獎 |
消息 |
福建沿海胃癌高發原因初露端倪 |
周利坤 齊培松 |
福建地質礦產報 |
1987.6.10 |
三等獎 |
消息 |
鄉鎮企業急需技術? 科技進步要靠政策 |
劉友榕 林依忠 |
福建科技報 |
1987.5.30 |
三等獎 |
消息 |
“死后三擔淚,不如生前一口酒” |
李冬青 |
福建老年報 |
1987.8.25 |
三等獎 |
消息 |
霞浦鹽田鄉總結出發展商品生產的經驗 |
霞浦縣府辦 |
霞浦報 |
1987.7.10 |
三等獎 |
通訊 |
陳光毅下鄉講政策 |
肖輝家 |
新華社福建分社 人民日報 |
1987.7.10 |
三等獎 |
消息 |
追死鴨——記連江某部軍醫黃榮利監督市場的事跡 |
吳群森 薛繼業 |
福建市場報 |
1987.8.1 |
三等獎 |
通訊 |
法律使我緊急剎車 |
俞小強 |
福建法制報 |
1987. |
三等獎 |
通訊 |
話說晉江貨 |
盧秀啟 林愛枝 吳惠聰 |
福建日報 |
1987.10.10 |
三等獎 |
通訊 |
一場圍繞技術咨詢費的議論——發生在長汀棉紡織廠的事 |
郭厚全 謝鎮安 陳天長 |
福建日報 |
1987.10.7 |
三等獎 |
通訊 |
離愁百結淚千行 鄉思萬線盼佳音 |
廖學良 陳少方 林雪珍 |
福建郵電報 |
1987.12.12 |
三等獎 |
通訊 |
改革開放的護航軍——記榮立集體一等功的武警晉江縣大隊 |
羅桓貴 |
泉州晚報 |
1987.10.13 |
三等獎 |
通訊 |
黃金無價情無價——訪東山縣“寡婦村”去臺人員家屬 |
胡進文 |
閩南日報 |
1987.12.10 |
三等獎 |
通訊 |
心苦自有世人知——記薌城區婦幼保健所婚前檢查工作 |
劉雪娥 |
人口與家庭報 |
1987.5.10 |
三等獎 |
通訊 |
金牌,浸滿著她們的汗和淚——省女排六運會奪魁記 |
張西銘 |
廈門日報 |
1987.12.21 |
三等獎 |
通訊 |
喜鵲進林,害蟲無影 |
羅雄 邱盛林 |
福建科技報 |
1987.10.2 |
三等獎 |
通訊 |
追款記——一樁涉港購銷經濟糾紛案件 |
葉子 中徑 |
三明日報 |
1987.12.6 |
三等獎 |
通訊 |
她、他和他 |
馬振霖 |
福建老年報 |
1987.2.25 |
三等獎 |
通訊? |
大廈里的“窯洞” |
宋鈞敏 |
福建支部生活 |
1987第7期 |
三等獎 |
通訊 |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遺書啟后人 |
福建日報對外宣傳處 |
福建日報 |
1987.8.19 |
三等獎 |
言論 |
室雅何須大 |
許更生 |
湄州報 |
1987.6.16 |
三等獎 |
消息 |
福建為外商投資創造溫暖“小氣候”(綜述) ? |
陳彬 |
中新社福建分社 |
1987.1.23 |
三等獎 |
言論 |
食品生產經營人員的衛生教育非抓不可 |
梅奕珩 |
福建衛生報 |
1987.10.12 |
三等獎 |
讀者來信 |
用自留山“換親”合法嗎? |
林添華 |
富民報 |
1987.4.17 |
三等獎 |
調查報告 |
周寧縣殺豬刀引發種種問題 |
阮惠民 |
福建市場報 |
1987.9.15 |
三等獎 |
讀者來信 |
生物學家呼喚:珍稀動物文昌魚瀕臨絕種 |
鄭家骙 |
福建建設報 |
1987.1.14 |
三等獎 |
讀者來信 |
“菜王”買菜難 |
余天武 吳金才 |
福建市場報 |
1987.1.8 |
三等獎 |
通訊 |
地產啤酒銷售目擊記 |
彥方 林秀玉 蔡瓊貞等 |
廈門日報 |
1987.5.31 |
1987年度福建省好新聞照片評選揭曉
一等獎五幅(組) :
《為了錢,安全就不考慮了》賴祖銘 攝,《李永得、徐璐在廈大采訪》李開遠 攝,《在媽祖的故鄉》胡山,必云,黃颙攝,《臺灣記者鐘俊陞訪閩》黃海凌 攝,《文化之鄉仙游行》顧新生、余繼成 攝
二等獎10幅(組):
《劉華金打破亞洲女子100米欄紀錄》,黃天色 攝,《物價上漲百姓苦惱》賴祖銘 攝,《不可忍受——福州大頭菜事件》李開遠 攝,《女大學生當服務生》,祝敏松 攝,《大陸年輕人》賴小兵 攝,《山谷回響——建設中的順昌水泥廠》,周必云、鄭秀華 攝,《周末信息會》楊北釗 攝,《掉擊玉盤珠萬千》,李幼南 攝,《百年老廠展新姿》李奇民 攝《這個地方,誰管?》曾巍 攝。
三等獎13幅(組):
《“郵電家族”的訴說》黃以注 攝,《晉江護田林網》高長福 攝,《呂聯煌與研究生》李奇民 攝,《千舟競渡》揚坤、必云、蘇民攝,《官僚主義的又一惡果》李開遠 攝,《銷毀非法出版物》梁章凱 攝,《汽車爆炸》林耕攝,《空海之路千載輝光》林鳴群、韓靖 攝,《綠色金庫》賴祖銘 攝,《文明服務》林小宇 攝,《古城的呼喚》黃颙 攝,《閩清瓷展新姿》 王魯閩 攝,《戰斗的九百個日日夜夜》 王新民、王協云(南京軍區)攝。
1987年度福建省電視好新聞獲獎名單
一等獎(四條):
(人物專題)楓葉映紅的豐碑——記女工程師韓益群 作者:姜世紀、林明華、葉祥生 福建電視臺12月14日播出
(專欄)六屆全運 福建電視臺體育組 11月21日至12月5日播出
(現場報道):沙溪水口電站圍堰爆破 作者:潘振宇 南平電視臺8月24日播出
(跟蹤報道)福州郊區樟嵐村個別農民在糞池中腌制大頭菜 作者:岳榮福、張枚 福州電視臺 3月14日播出
二等獎(六條):
(新聞)近萬只蒼鷺棲息松溪縣茶坪鄉下江屯村杉木林 作者:史青、魏農 福建電視臺8月17日播出
(新聞)福馬隧道通車 作者:王丕志、沈澤清 福建電視臺7月26日播出
(新聞)福清縣公安干警反應迅速 兩名持槍搶劫銀行罪犯當天落網 作者:陳少峰、吳洪禮、吳經銘 福建電視臺9月18日播出
(新聞)筼筜外湖清污工程完工 作者:許英偉、李潔 廈門電視臺12月26日播出
(專題報道) 共慶媽祖千秋 作者:吳國泰、柯年钷、張利成、葉雄彪 福建電視臺12月5日播出
(專題報道) 游精忠和他的徒弟們 作者:董冰、王峰 福州電視臺 10月9日播出
三等獎(八條):
(新聞)福州市有關部門全力搶救新店中心小學食物中毒師生 作者:林抗生 福建電視臺6月15日播出
(新聞)平潭縣牛山燈塔發光 租者:李懷峪、李德健 福建電視臺10月27日播出
(新聞)劉華金破女子百米欄亞洲紀錄 作者:張克堅、楊威 福建電視臺11月2日播出
(新聞)“33333”市長熱線電話 作者:薄魯軍、林平峰、連宇平 廈門電視臺4月8日播出
(新聞)中國第一位波音737客機女駕駛員底建秀 作者:劉寧、魯微 廈門電視臺3月7日播出
(新聞)南平市依山建房節省土地 作者:歐光益、黃杞藩 南平電視臺3月14日播出
(新聞)十二號臺風襲擊莆田 百萬群眾抗災自救 作者:林恩民、林建峰 莆田電視臺9月13日播出
(新聞)福州郊區農民破除封建陋習不過“七月半” 作者:李識、趙可華 福州電視臺9月2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