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獎34篇
序號 |
類別 |
篇名 |
等次 |
作者 |
推薦單位 |
1 |
消息 |
華安五套班子成員沒有一人營建私房 |
二等 |
張新增、徐明新 |
福建日報 |
2 |
消息 |
市農(nóng)科院引入人才競爭機制 |
二等 |
郭燕瓊 |
福建日報 |
3 |
消息 |
廈門出現(xiàn)涉臺廣告 |
二等 |
蔡國煙 |
新華分社 |
4 |
消息 |
沙縣個體戶踴躍為亞運會解囊 |
二等 |
鄧綸渠 |
三明日報 |
5 |
消息 |
福建省委決定把懲治腐敗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
二等 |
許一鳴、蔡珪村 |
新華分社 |
6 |
消息 |
閩臺氣象預(yù)測首次合作 |
二等 |
劉莉生 |
中新分社 |
7 |
系列報道 |
三訪集美學(xué)村 |
二等 |
游皓友、吳奕純、江曙曜 |
廈門日報 |
8 |
消息 |
福州、廈門軍管純屬謠傳 |
二等 |
孫賢迅 |
中新分社 |
9 |
消息 |
過量開采的福州溫泉被迫亮“黃牌” |
二等 |
袁永林、齊培松 |
福建地質(zhì)礦產(chǎn)報 |
10 |
通訊 |
一個惠東女抗拒童婚的呼聲 |
二等 |
林耀平、鄭建平 |
泉州晚報 |
11 |
通訊 |
一次沒能產(chǎn)生中標(biāo)者的公開招標(biāo) |
二等 |
雷炳生、張步深、常仁 |
福建經(jīng)濟(jì)報 |
12 |
通訊 |
勞資雙方的公道人 |
二等 |
陳許峰 |
廈門特區(qū)工人報 |
13 |
通訊 |
兩岸“暗通”漸成“明流” |
二等 |
邵澤 |
中新分社 |
14 |
通訊 |
潘秘書不忙了 |
二等 |
盛林、陳亦源 |
富民報 |
15 |
通訊 |
記三明市第一醫(yī)院原支部書記李德芬的事跡 |
二等 |
? |
福建老年報 |
16 |
通訊 |
“陰盛陽衰”的旺族 ——寫在中國11億人口日 |
二等 |
劉含懷 |
福建青年 |
17 |
通訊 |
夜訪苦竹山人 |
二等 |
李捷 |
中新分社 |
18 |
通訊 |
不僅僅是鄉(xiāng)愁——記第一個獲準(zhǔn)回臺定居的臺灣籍老兵廖天先生 |
二等 |
張耀清、鄒天富 |
閩西報 |
19 |
通訊 |
大火面前的石獅人 |
二等 |
佘明滿、許勤榮 |
福建僑報 |
20 |
專訪 |
成果推廣的困惑 ——訪福建農(nóng)學(xué)院高月霞教授 |
二等 |
趙向勇、蔣國躍 |
福建科技報 |
21 |
通訊 |
新城在崛起 |
二等 |
游全章 |
廈門日報 |
22 |
通訊 |
“美樂家”今與昔 |
二等 |
彥方 |
廈門日報 |
23 |
通訊 |
市長救傷女 |
二等 |
葉峰 |
三明日報 |
24 |
通訊 |
光明綠色的海峽西岸 |
二等 |
林斯定 |
新華分社 |
25 |
通訊 |
敗類的土壤 |
二等 |
漳州紀(jì)委教育室 |
福建支部生活 |
26 |
通訊 |
國貨在香港 |
二等 |
李芳林 |
港臺信息報 |
27 |
通訊 |
十八年華重如山 |
二等 |
朱鐵、林志勤 |
廈門日報 |
28 |
言論 |
輿論監(jiān)督呼喚法律保障 |
二等 |
翁其華 |
福建日報 |
29 |
言論 |
當(dāng)心鼻梁隆起,脊梁塌下 |
二等 |
陳克昌 |
福州晚報 |
30 |
言論 |
“那還算人嗎?” |
二等 |
許上元 |
福建僑報 |
31 |
言論 |
勇士精神永存 |
二等 |
何少川 |
福建青年 |
32 |
版面 |
《海燕》國慶40周年專版(10月1日) |
二等 |
王松榮 |
廈門日報 |
33 |
版面 |
《生活角》專版(6月10日) |
二等 |
溫琴光、陳燕棠 |
閩西報 |
34 |
專欄 |
“貨比三家” |
二等 |
林亦林 |
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