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獎(48篇)
序號 |
類別 |
題目 |
作者 |
編輯 |
推薦單位 |
刊登時間 |
1 |
消息 |
“逸資,我來看你了!”外來打工青年志在特區成才 |
劉琳 |
趙素文、田潤光 |
福州晚報社 |
4.6 |
2 |
消息 |
2000人昨日在我市參加全國成人大中專招生考試 |
余崢 |
葉欣、吳奕純 |
廈門日報社 |
5.11 |
3 |
消息 |
五百戶果農貸款開發山地 三百名黨員干部出面擔保 |
許晨聰、黃志敏 |
林元伯、謝如明 |
湄州日報社 |
9.17 |
4 |
消息 |
至昨日所有重災無房戶全部建了新房搬進新居 |
李邦國、江積仕、陳天長 |
林興華、江瑾 |
閩西日報社 |
2.1 |
5 |
消息 |
涵江個私企業紛紛“脫帽”選“月亮” |
林亦霞、郭寶程 |
陳智通 |
福建經濟社 |
11.13 |
6 |
消息 |
廈門特區實施新型的職工醫療保障制度 |
林紅林 |
林紅林、梅亦珩 |
福建衛生報 |
11.3 |
7 |
消息 |
領導多下訪 群眾少上訪 |
黃世宏、黃宗云 |
莊研 |
福建日報社 |
11.22 |
8 |
消息 |
水:向福建亮出黃牌 |
陳國明 |
徐德金 |
中新社福建分社 |
4.9 |
9 |
消息 |
干部斷“奶水”難當“太平官” |
吳美佳、郭保民、陳緣原、王志彪 |
何長輝 |
福建衛生報 |
12.28 |
10 |
消息 |
拜年請到新宅來 |
王凡凡 |
? |
新華社福建分社 |
2.21 |
11 |
消息 |
一“三陪女”患艾滋病 |
劉琳 |
趙素文、田潤光 |
福州晚報社 |
11.3 |
12 |
消息 |
劫機嫌疑犯劉善忠昨遣返臺灣 |
廖慧娟、趙立 |
葉榮勤 |
廈門日報社 |
5.15 |
13 |
消息 |
石獅拍賣違規住房 |
周舜安 |
洪江凌 |
福州晚報 |
8.28 |
14 |
消息 |
香港老人施性庭在石獅種田 |
高云鵬、高積華 |
陳鴻鵬、吳金安 |
福建僑報社 |
10.5 |
15 |
消息 |
“中華映管”帶來“中華效益” |
唐潮 |
林建輝 |
東南經貿時報 |
12.10 |
16 |
消息 |
干部下村謝絕酒肉穿腸過 |
詹國兵 |
魏章官、鄭美清 |
福建日報社 |
4.9 |
17 |
消息 |
出資樹華倫雕像 促醫德醫風好轉 |
許晨聰 |
王永貞 |
福建日報社 |
1997.1 |
18 |
消息 |
鼓勵機關干部辦果園 平和崛起一項產業 |
吳家聲、鄒南清、賀碧漢 |
陳煜晃 |
福建日報社 |
12.10 |
19 |
消息 |
媽祖金身巡游臺灣歸來 |
林元伯 |
許培元、鄭國賢 |
湄州日報社 |
5.6 |
20 |
通訊 |
煙囪的哲學 |
劉益清、游曉麗、李宇思、王人墨 |
魏章官、潘焱 |
福建日報社 |
8.11 |
21 |
深度報道 |
廈門,拒絕“白色污染” |
吳軍華 |
林水圳 |
廈門日報社 |
11.8 |
22 |
通訊 |
一位打工仔與一位老板的故事 |
王家聲、吳家陽 |
周舜安 |
泉州晚報 |
1.2 |
23 |
系列報道 |
請評說:這是不是“宰客” |
社會經濟部 |
潘興軍、 林志勤 |
廈門晚報社 |
1.6-1.31 |
24 |
通訊 |
生命衛士“120”——記龍巖地區急救中心 |
林世雄、郭志丹、陳斯斌 |
莊研 |
福建日報社 |
3.6 |
25 |
通訊 |
以人為本強素質——廈門經濟特區精神文明建設紀實之二 |
石玉生、汪金福等 |
張繼民 |
新華社福建分社 |
6.4 |
26 |
通訊 |
兩代母親的血淚控訴 |
謝聯靈 |
趙素文 |
福州晚報社 |
5.6 |
27 |
通訊 |
獻身科學為祖國——廈門大學化學學科群體系列報道之一 |
吳奕純、林小紅、余靜 |
葉欣、吳奕純 |
廈門日報社 |
11.10 |
28 |
通訊 |
救救“城市美容師” |
林坤根 |
黃振盛、賴雄偉 |
閩南日報社 |
9.1 |
29 |
通訊 |
一檔節目,找回一個失落十年的夢 |
魏曉濱 |
許啟東 |
福建法制報 |
3.26 |
30 |
調查報告 |
村干部究竟難不難當 |
邱盛林、高德遠、張如友 |
張華元 |
福建人才報社 |
7.12 |
31 |
通訊 |
擦亮“金字招牌” |
徐蕓菲 |
鄧倫渠 |
廈門晚報社 |
9.30 |
32 |
通訊 |
娛樂業:你應該姓“大眾” |
夏和平、林亦敏、肖建敏 |
柯屏 |
文化生活報社 |
1.7 |
33 |
通訊 |
“院士請坐,我們站在后面”——陳明義等會見中科院院士側記 |
羅慶春 |
馬振霖 |
福建日報社 |
9.25 |
34 |
通訊 |
臺客機被劫往廈門始末 |
黃巖紅 |
方友德 |
港臺信息報 |
3.18 |
35 |
通訊 |
我們也姓“社”啦(“百姓心中的十五大”系列之一) |
楊燕、江信銀 |
張錦貴、曾武華 |
海峽都市報 |
10.10 |
36 |
通訊 |
蜀山閩海萬里情 |
黃如輝 |
莊研 |
福建日報社 |
8.22 |
37 |
深度報道 |
《呼之欲出的綠色革命》 |
許若鯤 |
熊文富 |
廈門日報社 |
8.29 |
38 |
通訊 |
059號執的是哪家的法(系列報道) |
吳蔚、傅震平 |
汪平 |
福建經濟報 |
12.29 |
39 |
通訊 |
“拜師學藝”探干洗 |
胡蓉、蘇韶華 |
蘇韶華 |
福建工商報社 |
4.24 |
40 |
通訊 |
公仆楷模:史火林 |
葉峰 |
陳保生、肖曉珍 |
三明日報社 |
7.16 |
41 |
通訊 |
為民伸冤 何懼艱難 |
許向明 |
許長榮、阮慧玲 |
人民政壇 |
第6期 |
42 |
言論 |
少一些“上下一般粗” |
梁建平 |
林升文、江天雄 |
福建日報社 |
4.7 |
43 |
言論 |
有感于“閩東人不請閩東人” |
楊斌 |
? |
閩北日報社 |
7.13 |
44 |
言論 |
“州官” 百姓 假車牌 |
田北(黃燕) |
陳信云、吳孝武 |
福建日報社 |
11.14 |
45 |
言論 |
初級階段不能超越 |
薛東、王伯偉、顏振育、黃芝曉 |
黃種生、王伯偉 |
福建日報社 |
10.6 |
46 |
言論 |
要用“品格換來品格” |
張黎洲、 |
陳文振、宋志堅 |
文明建設雜志社 |
1997年第3期 |
47 |
來信 |
這種是檢查還是敲詐? |
徐必崇 |
吳育卿、卓培海 |
福建日報社 |
6.2 |
48 |
來信 |
請給小學生“松綁” |
劉為民 |
趙素文 |
福州晚報社 |
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