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付妍緊盯賽道,一旦有運動員出現意外,她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醫生大家都熟悉,可您見過踩著滑雪板工作的醫生嗎?我就是。” 除了高山滑雪醫生,付妍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北京冬奧宣講團成員。 北京冬奧宣講團成立于2017年7月,成員都是冬奧的參與者。4年多來,他們跨越大江南北、深入各行各業,以親身經歷向社會各界介紹北京冬奧會籌辦情況,普及冬奧知識,講述冬奧故事。 迄今,宣講團共開展各類宣講380余場,現場受眾超過15萬人;創新傳播方式,精心制作系列短視頻,線上線下受眾逾1億人次。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為北京冬奧宣講團題詞,感謝宣講團在中國傳播奧林匹克價值觀。 為辦好冬奧盛會貢獻智慧和汗水 每天早晨6點半到冰場,一直工作到夜里11點,宣講團成員、北京首鋼園運動中心制冰師劉博強這些天一直在“冰立方”忙著冰場維護工作,“讓參賽運動員在我們維護的冰場上取得好成績,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劉博強曾是首鋼集團的一名軋鋼工人。2017年轉行為制冰師后,為了熟練掌握冰壺賽道制冰的“打點”技術,他曾背著40多斤的“打點”壺,夜深人靜時在一條小路上反復練習,兩個月內走過的練習之路長達150公里。 “作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我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同國家發展、國家大事之間有著這樣緊密的聯系。”劉博強說。 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付妍和同事們絲毫不敢懈怠,隨時關注著賽道上有無險情發生。 高山滑雪是“勇敢者的運動”,運動員從山巔疾速而下,最快時速可達140公里,稍有閃失就可能發生嚴重損傷。2018年,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十幾家醫院抽調72名醫護人員,組建“中國冬奧滑雪醫療保障夢之隊”,付妍成為我國第一代高山滑雪醫生。 負重爬坡、陡坡急救、轉移傷員……訓練場景付妍歷歷在目,“呼嘯的山風吹在臉上猶如刀割一樣疼,手套剛摘下來沒多久,手就凍僵了。”經過3個雪季的磨礪,付妍能夠在10秒內完成氣管插管術,“夢之隊”也成為一支被國際雪聯認可的醫療保障隊伍。 北京首鋼園區服務公司冬奧物業事業部安全主管李紅繼,曾是首鋼的一名爐前工,告別手中握了10年的鋼釬,穿上保安制服為冬奧會服務;北京延慶區80后郎恩鴿2017年牽頭成立延慶海陀農民滑雪隊,如今多名隊員奔波在賽場從事服務保障工作……冬奧大幕拉開后,北京冬奧宣講團的成員在各自崗位上為北京冬奧會貢獻著智慧和汗水。 生動展示北京冬奧會籌辦歷程 2017年,秉承宣傳推廣北京冬奧會,帶動更多人關注冬奧、參與冬奧這一宗旨,北京冬奧組委聯合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委講師團共同組建了北京冬奧宣講團。至今,宣講團成員已從最初的7人發展到60余人,年齡最大的64歲、最小的8歲。 在宣講團成員的生動講述中,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歷程一一呈現在人們面前: “我們建設了史上第一個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的奧運場館,不僅碳排放量幾乎為零,而且制冰更均勻,有助于運動員創造好成績。”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業務主管劉源潔親歷了“冰絲帶”的建造全過程; “當我們首次提出‘在泳池上方制作冰壺場地、實現水冰轉換’這個想法時,世界冰壺聯合會表示這在國際上從來沒有過,根本不可能實現。通過應用裝配式快速拆裝和調平動態監測技術,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國家游泳中心場館運行部主管羅璇是“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的見證者; “克服低溫、大風等困難,我們在最短的施工窗口期內,完成了國內第一條符合國際雪聯認證要求的管道內計時記分線纜敷設任務。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所有施工人員不能戴手套。”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冬奧會辦公室主任張嘉和團隊在延慶小海陀山區域進行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把一座無人山變成了“智慧山”; ………… “小視角反映大時代,宣講團成員的講述不僅可以幫助大家從不同角度了解北京冬奧會,更能激發人們的自豪感。”宣講團成員、國際奧委會文化與奧林匹克遺產委員會委員侯琨說。 助力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成立北京冬奧宣講團的初衷,不只是宣講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更把目光錨定在中國冰雪運動的未來。 4年多來,配合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宣講團成員足跡遍布河北、青海、福建等18個省份。他們深入機關、企業、部隊、學校、街道、農村,現場受眾超過15萬人,助力“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 張晶曾是國家女子冰球隊隊長,退役后她放棄留在專業隊當教練的機會,做起了青少年冰球的基礎培訓。“希望這些孩子們未來能夠站到冬奧會的賽場上,讓中國冰雪運動更強大!” 殘奧會冠軍劉玉坤退役后投身志愿活動,組建起一支旱地冰壺志愿者團隊。在校園宣講時,劉玉坤總會帶上旱地冰壺設備,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冰壺的樂趣,引導他們投身到這項運動中來。 與此同時,宣講團不斷創新宣講模式,精心制作了100部《我與冬奧的故事》系列宣講短視頻,云上直接受眾超過1億人次。 “起初,不少人對冬奧會和冰雪項目知之甚少。”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教育與公眾參與處主管徐艷麗幾乎一場不落地參加了宣講活動,“近幾年來,人們對冬奧會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也更高了。” “我希望自己也能學會一項冰雪運動,將來可以自由馳騁在冰雪天地中。”聽完一次宣講后,以前從未接觸過冰雪運動的廈門理工學院學生何雅霖這樣說。(施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