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1日,《深圳特區報》、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策劃,攜手大灣區10城主流媒體共同推出了《融通大灣區 同心向未來》大型特別聯動報道。此次聯動報道作為“融通大灣區·融媒采訪行”大型立體式融媒體采訪報道活動的先導部分,持續了25小時,在100多個主流媒體平臺同步推出。截至7月1日下午,全網傳播量超過2.37億。報道以“慢直播+現場報道+城市形象宣傳片”的形式展現出大灣區共融共通共發展的生動圖景。 重大主題報道項目制 用主流媒體的敘事視角呈現“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展現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成功實踐,向黨的二十大獻禮,是本次聯動報道的主題思想。 “為了保證策劃工作順利進行,特別是有預見性、計劃性的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活動,我們建立了長效策劃機制,形成重大主題報道項目制。在籌備過程中,項目組還根據每個城市的要求對方案進行實時調整,從而細化報道的質量要素,提升整體報道水平。”讀特客戶端首席戰略官、常務副總編陳建中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 這次大型特別聯動報道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共計11個會場。在報道中,11城主流媒體的近50位記者與主持人輪流接力,從海陸空多視角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獨特魅力。前方記者、主持人挖掘閃光人物,用腳步丈量城市,傾聽有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知名學者、企業家、港澳青年代表對于灣區融合發展的感悟與心聲,甚至還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進行了專訪,用鮮活的案例講述灣區故事。 在讀特客戶端中本次聯動報道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首次采用“飛卡聯播”模式。用戶點擊可進入任一城市分頁,跟隨主播通過“短視頻+圖文”的方式云瞰城市、打卡景點,場景體驗感、代入感、交互感強。 聯動報道突出前期策劃 陳建中坦言,制作團隊異地分布增加了溝通成本和協作難度,為了使所有城市媒體制作團隊同步接收信息,了解項目整體進展和規范,讀特客戶端活用線上會議、微信、在線文檔、云盤、郵箱等在線工具建立聯系。 6月14日晚,前期策劃小組開始根據主題撰寫聯動報道方案。方案確定后,將11座城市、25小時報道的視頻素材要求及時間軸梳理好,分發給相關邀約單位并建立聯絡群?!断愀凵虉蟆贰栋拈T商報》《廣州日報》和珠海傳媒集團等城市主流媒體積極回應,迅速安排了精兵強將深度參與此次合作報道,跟進現場采訪、拍攝素材、制作城市海報、配合修改文案等。 報道形式多樣、互動性強是此次聯動報道的突出特點之一。為豐富聯動報道的內容產品矩陣,創新瀏覽體驗,策劃者設計了一批鮮活亮眼的宣發海報,以視覺化方式彰顯了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奥辈?現場報道+城市形象宣傳片”組合的粵港澳大灣區11城聯動報道,采用的是“主動策劃+互動參與+聯動造勢”的方式,提升輿論引導力、報道吸引力和傳播影響力。 資源互補形成傳播合力 其實,早在2020年伊始,讀特客戶端就開始嘗試策劃推動多個城市、多家媒體同時開展聯動報道。讀特客戶端也在逐步擴大參與媒體數量、規模和不斷創新報道方式中總結出一套開展聯動報道的經驗。陳建中說:“通過多次練兵,我們已建立起全媒體、多平臺立體內容發布網絡,將采編指揮調度、重大選題策劃、采訪力量、稿件資源等統一起來?!?/p> “媒體采用聯動方式開展報道,可實現平臺共融、資源共享、傳播共振。在人力、物力、資源相對定量的情況下,擴大節目來源,豐富節目內涵,大大提升了新聞生產能力和鮮活度,滿足了各地媒體的不同訴求,實現1+1>2的裂變效應?!标惤ㄖ斜硎荆磥淼穆搫訄蟮啦粌H要內容共享、技術共享、人才共享、渠道共享、成果共享,還要探索出盈利模式的共享,爭取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記者 徐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