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近日由中宣部印發,從戰略謀劃、內容建設、技術支撐、重點項目、人才隊伍、保障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20項主要措施。其中在強化出版融合發展內容建設方面,從擴大優質內容供給、創新內容呈現傳播方式和打造重點領域內容精品3個維度,為出版單位內容建設提供了切實指引和實踐路徑。貫徹落實《實施意見》要求,出版單位如何進一步加強內容建設?又將打造什么樣的精品內容?《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為此采訪了多位出版人。 發揮優勢 產品要“精” 《實施意見》中“加強重要領域專業數據庫建設”以及“推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數據庫項目”的表述引發業內關注。 “專業數據庫建設是人民出版社出版融合發展的重點,《實施意見》提出的要求正是人民社數據庫建設的目標?!比嗣癯霭嫔缦嚓P負責人表示,人民社開發建設了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數據庫,在傳統圖書數字化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出版、數字出版的方式出版原創類數字內容,通過版權合作整合更多優質圖書和期刊,不斷豐富數據庫內容。在系列特色專題子庫建設上,把握好不同受眾群體需求,創新內容表現形式,推出有聲讀物、視頻、動畫、課件等全媒體出版物,通過拓展知識服務,提供方便快捷的檢索功能。 近年來,主題出版融合發展取得長足進展。該負責人同時談道,加大主題出版深度融合發展要做好兩個“主動”。主動“追隨”讀者閱讀習慣的變遷,以用戶為中心持續更新內容生產模式,實施好重點主題圖書相關數字出版物的同步出版。主動適應傳播格局的改變,以提升傳播力為重點持續轉變出版理念,吸引廣大用戶參與數字內容的生產傳播,實現內容對不同群體的量身定做。 “《實施意見》高度重視出版單位的主體責任和主體作用。”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郎紅旗表示,《實施意見》強調要發揮出版單位內容資源和編輯把關優勢,這是出版單位的立身之本。在融合出版的實施路徑上,《實施意見》秉持開放共享理念,提出通過版權合作、項目共建等方式,整合更多優質內容資源,這對于出版單位拓寬融合發展思路、創新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優先服務行業、突出專業特色與聚焦出版主業、推動全面融合,構成化工社推動融合出版深入發展的兩大特色。郎紅旗表示,化工社今后將進一步圍繞主業統籌布局融合出版的資源建設,加強先進裝備制造業知識服務平臺(CIDP)、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平臺,以及面向社會大眾閱讀需求的“易讀書坊”在線平臺的開發建設,完善融合出版結構體系,賦能全社整體業務的轉型升級。 破解難題 思路漸“明”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社長蘇雨恒看來,《實施意見》內容翔實、切中肯綮。“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對出版單位來說,傳統出版內容創作模式的優勢在于原創性、精品化,內容就是最重要的數據。”蘇雨恒同時談道,相比互聯網平臺企業,內容整合模式的劣勢是創作速度不夠快、內容數量不夠全,這也成為出版單位開展在線知識服務業務的掣肘之處。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堅持內容為王,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優化出版融合發展內容結構,加強網絡原創優質內容建設’,‘切實把出版內容優勢轉化為融合發展優勢’等,提出了破解當前制約出版內容建設的思路和具體舉措。”蘇雨恒表示,作為出版人,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增強融合發展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堅定性。 “《實施意見》深挖融合發展中出現的痛點及難點,務實性及可操作性都非常強。”貴州數字出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中強感受強烈,出版單位在融合發展過程中為了加快腳步,容易出現過于強調技術、“弱化”內容的現象,《實施意見》再次強調“內容為王”,明確了出版內容的核心地位。 孫中強同時分析,一些數字出版產品出現“建易銷難”的現象,實際是缺乏服務意識的表現。針對有的出版單位融合發展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規模大、投入大、主題弱、收益少的問題,《實施意見》強調“增強服務意識”與“實施精品戰略”思路,指明了出版單位融合發展要做到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專業性強等工作思路。 搭建平臺 服務須“準” “《實施意見》強調注重利用新型傳播手段,加強全媒體運營推廣,提高優質數字出版內容的到達率、閱讀率和影響力。我認為這是數字出版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鄙虾=煌ù髮W出版社社長李芳表示,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機制創新,讓資源以最適合的方式被目標客戶更精準地獲知,擁有充沛的市場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出版社深度思考的課題。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融合發展正逐步向知識的結構化、關聯化目標邁進。以“大飛機立體化知識服務平臺”項目為例,其以交大社核心出版產品——“大飛機出版工程”系列叢書為基礎開發。李芳告訴記者,貫徹落實《實施意見》要求,秉持“內容為王”策略,平臺在為航空領域的各類受眾或組織提供優質內容和服務的同時,注重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開展調研,進行需求深度分析,努力創新傳播手段和方法,加強與相關領域、傳播平臺的合作,以提升平臺資源的被獲知度、體驗度和影響力。 “《實施意見》是公司未來幾年的行動指引,極大提振了出版單位的信心?!北本┳勘姵霭嬗邢薰军h委書記、董事長杜海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行業技術類期刊出版單位,卓眾出版在轉型實踐中堅持以內容為核心,以技術驅動融合發展,發揮專業優勢,持續開發知識服務與數據業務。 以卓眾出版自主開發建設的農機媒體大數據平臺為例,依托《農業機械》雜志60余年積累的行業資源,平臺目前已收錄包括農機企業、經銷商、產品型號及銷售記錄等2000萬條數據,服務超過500萬專業用戶?!鞍凑铡秾嵤┮庖姟芬?,平臺將在今年實現底層數據一體化,形成新聞信息、行業決策參考、用戶購機行為輔助等功能集成的行業大數據平臺,為用戶提供精準數據服務和解決方案,對標和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實施。”杜海濤說。 加強規劃 目標更“實” “融合發展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十四五’規劃的四大戰略之一,《實施意見》讓我們的目標和路線圖更加清晰了?!崩罘急硎?,交大社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成立融合出版中心,統一指導、協調、推動全社融合出版工作;推進融合出版發展的各項體制機制建設,促進各業務板塊優勢發展;將融合出版列入各分社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為融合出版人才設置專項獎勵等舉措,從體制機制上為融合發展做好全方位準備。 “高教社將積極實施精品出版、融合發展、創新突破和人才強社四大戰略?!碧K雨恒表示,圍繞《實施意見》貫徹落實,高教社瞄準“十四五”時期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將通過繼續做強做優做大教育出版主業,做強做優學術出版,做強做亮主題出版,做優做強“愛課程”“智慧職教”“實驗空間”等在線教育與服務業務,實施“產品融合創新2.0工程”等,不斷提升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質量和水平,把出版內容優勢切實轉化為融合發展優勢。 “專業傳媒強基”和“數據業務開發”是卓眾出版“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兩個重要業務戰略。杜海濤表示,卓眾出版將結合《實施意見》要求,扎實推進自身規劃的落地實施,通過傳媒業務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推進完善專業數據庫平臺建設,在推動行業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及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專業期刊的示范帶動作用。 圍繞如何貫徹落實《實施意見》要求,孫中強告訴記者,貴州數字出版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制定的《2022—2025年融合出版工作方案》,以“積數據、抓資源、育人才、建渠道、做品牌”為工作著力點,充分發揮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中草藥”“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紅色長征文化”等內容資源優勢,借助集團公司的融合出版基金,進一步將產品深耕細作,求精求專。(記者 尹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