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四川內江市,無論是市區還是村鎮的居民,都可以通過醫學影像大數據平臺,隨時隨地在線調閱和查詢醫學影像資料,享受健康醫療服務。在這個平臺上,全市的醫學影像數據實時匯聚、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和結果互認,減少患者重復檢查,同時也大幅提升了診斷效率。 同樣,在江蘇鹽城射陽縣,“桌面云”給全縣63家中小學帶來了新的云化教學體驗,解決了各班級各學科之間數據難分享、教學資源容易丟失等問題。這種“云課堂”還能根據不同學校的辦學規模,提供靈活配置的方案,避免投入浪費。 “這些是移動云在推進算力網絡社會化過程中的實例,一個以算力為核心生產力的時代正加速到來。”中國移動集團級首席專家、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技術部總經理錢嶺說。 什么是算力網絡?據錢嶺介紹,算力網絡可以看作是云計算和網絡深度融合的升級版,像水、電一樣,成為“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化服務,提供容量無限的算力和永遠在線的服務。“打個比方,算力網絡類似于一臺‘以算為中心、網為總線’的超級計算機。” 當前云計算與網絡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而算力網絡作為云網融合后的下一代運營服務模式,已成為信息社會和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燃料”。傳統云計算提供的服務主要集中在算力,邁入數字經濟時代,龐大、復雜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大數據,已成為市場資源配置中不可替代的生產要素。借助以5G、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和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算力網絡可滿足“東數西算”等需求,并融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針對不同行業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 算力網絡應用有哪些典型領域?據專家介紹,在“東數西算”領域,像語音處理和影視動漫制作,均可以用西部服務器的算力完成,并將大數據運算結果返回東部。又如,醫療影像數據需存儲15至30年,這些影像數據可存儲于低碳、低成本的西部數據中心,在需要時只要將運算結果返回東部,滿足業務需求。 錢嶺舉例說,渲染是影視動畫、3D游戲、建筑漫游等制作的關鍵環節,也是最耗資源和時間的環節,對計算資源要求高,對網絡鏈路時延要求盡量短。拿國內某知名動漫作品來說:一段10分鐘的人物奔跑片段,由一萬多個畫面組成,傳統渲染模式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及人力成本。通過算力網絡將上述業務搬到云服務器上,只需5小時便可完成,是傳統渲染時間的1%。 錢嶺表示,“東數西算”背景下,中國移動正全面加速算力網絡建設,以算為中心、網為根基,通過形成數據中心集群布局,構建移動云資源池體系,進一步推進算力網絡在國家治理、社會民生等更多領域落地應用,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版權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