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2. 策劃活動,創造價值鏈 為讓財經新聞通俗可讀,把專業性強的內容變成百姓愛看的,《揚子晚報》“壹財經”周刊3年前改版,在此過程中,“壹財經”做了很多活動策劃,通過讓百姓參與來吸引人氣,產生新聞。其路徑是“主動—活動—互動—生動”。《揚子晚報》“壹財經”主編顧燕介紹,“通過主動謀劃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與讀者互動,互動的過程像一個發電機,摩擦產生大量的新聞源,記者通過對新聞源的梳理,在版面以生動的形式呈現給讀者,牢牢粘住了讀者眼球。如此周而復始,使讀者群像滾雪球一樣,在開門辦報的新聞鏈條上越滾越大。” 這些活動包括“銀行服務讀者調查”“一同去見巴菲特”等。在“銀行服務讀者調查”中,《揚子晚報》通過網上問卷調查,搜集讀者意見,把讀者意見整理后,舉辦了有銀行代表、讀者代表、消協代表、銀行業協會代表等參加的小型座談會,座談會上發布問卷調查結果,消協秘書長在發布會上現場點評調查結果,把讀者意見反饋給銀行,傾聽銀行對問卷調查的反饋,進一步激活了銀行業的服務質量和競爭意識,推動問題解決。現場活動內容經記者整理刊發,既反映了民意,也展現了各銀行進一步改進服務質量的舉措,真正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服務宗旨。 《揚子晚報》“壹財經”策劃了“一同去見巴菲特”的活動,準備組織30名學員前往巴菲特公司修學,與大師直接交流一天。“壹財經”與南京大學商學院合作,征集讀者免費與巴菲特見面,要求是明星基金經理、企業家才能報名參與,而且要參加考試。此活動征集學員的消息經報紙發布后,吸引了大批企業高管、基金經理等踴躍報名,南大還將對報名者進行選拔,出題考報名者,如100元如何投資等,報名者的答案刊登在報紙上。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創造了一個很長的新聞價值鏈。 3. 吸收讀者和專家意見 《現代快報》副總編輯趙磊認為,策劃不僅僅是編輯、記者的事,它需要開放的心態。《現代快報》曾嘗試在網上征求策劃意見,先在網上提交一個策劃方案,當成靶子,由網民提出意見,不斷修改完善,從中發現選題。如,報道鹽城的策劃方案放到網上之后,網民提出揚州鹽商、鹽城博物館等新東西,使報道內容更加豐富,富有新意。 除了網絡力量,還注重利用專家知識,從多種途徑了解用戶、讀者需求。在派送報道任務時,選派合適記者也很重要。比如報道公交車漲價,讓平常坐公交上下班的記者以普通百姓身份報名參與價格聽證,而不是讓開車上下班的記者去,以此有助于增強報道的針對性和貼近性,最終提高有效性。記者 吳長偉 尹偉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