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在新聞同質競爭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媒體人認同,策劃已經成為報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哪家媒體不需要策劃。策劃使媒體形成自身特色的差異化報道,是實現新聞價值的重要手段,是媒體競爭的制勝法寶,對于充分利用新聞資源、增強媒體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品牌化策劃
在一些媒體人看來,策劃可使媒體已有的各種資源保值、增值,從而形成新品牌。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綜合部副主任徐立軍認為,中央電視臺“3·15晚會”和“年度經濟人物評選”這兩個品牌的形成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從1989年開辦經濟欄目,到1996年形成一個以經濟節目為主體的頻道,央視二套長期以來積累了非常多的資源,比如和中國企業界、企業家建立了密切的人脈關系。
“我們當時就是想怎么放大這個資源,主要是出于維護資源的目的。第一年的活動還不叫‘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當時叫‘經濟半小時之夜’,是作為‘經濟半小時’欄目年度特別節目來做的。目的就是與這些企業家的聯系更緊密,可利用空間更大。結果,企業家們也很高興。有人在調任其他職務時,就把獲選中央電視臺‘年度經濟人物’的經歷寫進簡歷。
之初,央視“3·15晚會”和“年度經濟人物評選”影響力不足,徐立軍說,“二套想讓其他媒體都來報道這個活動,當時就設計了一個制度,讓各大經濟媒體都有資格推選他們認為能夠入圍的年度經濟人物。當這些媒體都切入進來后,這個活動就不僅僅是央視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事,其他媒體自然有報道熱情?!毖胍曇舱埜鲌罂偩庍M演播室,與主持人互動,使之成為報道一部分。“這就是鏈接資源,把我的事變成我們的事,這叫作分享策略?!?
江蘇電視臺圍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做好配合性報道,以大型新聞行動為抓手打造品牌。江蘇電視臺立足江蘇,每年都圍繞重大事件,策劃幾個大的新聞行動,平均每年做2-3個大型新聞節目,以專題、系列報道滾動播出,一般做10個左右專題。如在江蘇省服務外包的新聞策劃中,到國外采訪了幾家單位,做出獨家報道。如“兩個率先在江蘇”“揚子江和萊茵河的對話”等大型節目,立足高端,強調權威性,搞好主題報道,唱響主旋律,受到主管部門的表揚。
滿足受眾需求策劃產品
受眾需求在媒體策劃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媒體人不斷強調,策劃必須以受眾為出發點進行創新,努力滿足受眾的多種需求。
隨著受眾需求不斷多元化和個性化,如何提高策劃水平,滿足受眾需求?《現代快報》副總編輯趙磊認為,策劃之前需要考慮清楚,“你是策劃報道,還是策劃產品?”今年5月,《現代快報》推出“招考通”,正是在這方面做出的有益嘗試。它通過全媒體點對多點的服務去滿足需求。
“招考通”很好地利用了《現代快報》多年來在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中形成的良好資源,邀請專家通過網絡課堂,在線提供高考模擬題講解、押題、填報志愿等服務,去滿足高考考生和家長的需求?!罢锌纪ā狈召M50元,推出后兩周內注冊用戶就達2000多人,效果不錯。
趙磊進一步解釋說,媒體具有不同屬性,策劃應有相應的產品。從報紙的商品屬性看,讀者是用戶,策劃需要考慮如何最大程度滿足用戶需求,如何不斷提高報紙的服務能力?!安邉澞康氖菨M足需求,而不是顯示報紙的水平。既叫好,又叫座,才是好策劃。叫好是專家、同行認可,叫座則是市場認可。”
根據媒體發展定位做策劃
對媒體發展的定位把握準確了,策劃才會有方向感?!冬F代快報》副總編輯趙磊說:“新聞策劃體現的是我們如何關注、反映、評判現實。策劃的影響力在于敏感和獨到的看法。通過策劃、獨到分析,對現實的評判也可以成為獨家報道。在常態新聞中出彩,比拼的是親民、貼近和互動,在深度報道上出彩,比拼的是功力,認識社會的功力。尤其在敏感問題上,把握對社會的認知,沒有清醒的頭腦,沒有政治家辦報意識,是辦不好報紙的?!?
根據報紙讀者正在流失的現實,《現代快報》結合自身發展定位,改變工作流程、辦報理念和策劃機制,立足周刊和全媒體搞好新聞策劃,在資源配置上給予充分保障。
《現代快報》把打造周刊當作發展重點。口號是“做新聞的句號”,在報紙媒體搶不到新聞第一落點的情況下,報紙側重深度,對本周新聞做出點評和解析。經過多年努力,《現代快報》一些周刊如“星期七周刊”“發現周刊”已經具備相當知名度。
重大主題策劃項目制
《新華日報》在重大主題策劃中引進房地產項目公司制的形式,實行重大主題策劃項目經理制。通常指令一個人牽頭成立項目小組,圍繞主題展開策劃,任務完成后小組解散,工作表現帶入最后的項目業績考核。整個工作團隊受項目主要負責人指揮,服從調配,全力協作完成。
同樣,《現代金報》重大報道策劃也實行項目制,確立項目負責人統籌策劃,并注意跨媒體合作,項目負責人受權可以調動文字、攝影和視頻記者?!冬F代快報》副總編輯、原《現代金報》副總編輯戴玉松介紹了《現代金報》有關杭州灣大橋通車的策劃。它同樣實行項目負責制,項目負責人和值班總編每天研究報道題目。策劃的結果是,《現代金報》把大橋放到世界橋梁史的高度去做,縱坐標立足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與地方媒體區分,特刊名字叫“大橋通史”。大橋通車第二年報道中,策劃考慮長三角城市群的聯系,比較了大橋通車對周邊各省市發揮的作用,側重橫坐標。
開門策劃,提升新聞價值
1. 報道聯盟
重大報道策劃中,新聞聯動最大限度擴大新聞事件的外延,為讀者傳達更多、更新的信息,在互通有無、取長補短、資源共享中擴大了傳播效應。
《揚子晚報》特別行動部主任馮海青介紹,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道中,《揚子晚報》率先向全國都市類媒體發出邀請,倡導重大報道資源共享,13家都市類媒體回信同意參與。2008年春節后,14家媒體齊聚南京,共同參與策劃會,在事先確立的四五十個選題中,經過不斷醞釀、挑選、碰撞,新題目產生,舊題目被否定或修正,最后形成報道聯盟發稿日程。
報道聯盟在發稿機制上做出硬性規定。根據發稿安排,登報前一周,稿件傳至公共郵箱,報道聯盟的所有媒體同日見報,媒體可以不刊登,但是不能提前見報。從年初到年底,“改革開放30年 那些人 那些事” 專題共發稿50余篇。由于每家媒體在當地都有一定優勢,每個媒體都有不同報道風格,因而報道聯盟巧妙地解決了報道資源問題,提高了報道質量。2008年10月,報道聯盟又策劃了“30年流行語”,作為“那些人那些事”系列報道的補充,《揚子晚報》發起征集“十大流行語”,聯動媒體在不同階段幫助升溫,12月活動結束,在上海舉行“十大流行語”發布式,有出版社聯系將報道結集出版,策劃收尾。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策劃中,報道聯盟策劃了專題 “中國紅1949:我的解放時刻”,專門報道各省會城市的解放。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道聯盟14家成員的基礎上,這次又增加了17個省市媒體,報道范圍更加完整,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和人的解放等。策劃要求展現具體的人物故事,力圖找到當年解放的見證者,用個人史反映國家民族大歷史。
每家媒體做一個城市或一個當地人物,由于地理優勢,把握得更精準到位。相對于一個媒體做所有城市的解放,策劃首先就避免了死板。
2. 策劃活動,創造價值鏈
為讓財經新聞通俗可讀,把專業性強的內容變成百姓愛看的,《揚子晚報》“壹財經”周刊3年前改版,在此過程中,“壹財經”做了很多活動策劃,通過讓百姓參與來吸引人氣,產生新聞。其路徑是“主動—活動—互動—生動”。《揚子晚報》“壹財經”主編顧燕介紹,“通過主動謀劃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與讀者互動,互動的過程像一個發電機,摩擦產生大量的新聞源,記者通過對新聞源的梳理,在版面以生動的形式呈現給讀者,牢牢粘住了讀者眼球。如此周而復始,使讀者群像滾雪球一樣,在開門辦報的新聞鏈條上越滾越大。”
這些活動包括“銀行服務讀者調查”“一同去見巴菲特”等。在“銀行服務讀者調查”中,《揚子晚報》通過網上問卷調查,搜集讀者意見,把讀者意見整理后,舉辦了有銀行代表、讀者代表、消協代表、銀行業協會代表等參加的小型座談會,座談會上發布問卷調查結果,消協秘書長在發布會上現場點評調查結果,把讀者意見反饋給銀行,傾聽銀行對問卷調查的反饋,進一步激活了銀行業的服務質量和競爭意識,推動問題解決?,F場活動內容經記者整理刊發,既反映了民意,也展現了各銀行進一步改進服務質量的舉措,真正體現了以民為本的服務宗旨。
《揚子晚報》“壹財經”策劃了“一同去見巴菲特”的活動,準備組織30名學員前往巴菲特公司修學,與大師直接交流一天?!耙钾斀洝迸c南京大學商學院合作,征集讀者免費與巴菲特見面,要求是明星基金經理、企業家才能報名參與,而且要參加考試。此活動征集學員的消息經報紙發布后,吸引了大批企業高管、基金經理等踴躍報名,南大還將對報名者進行選拔,出題考報名者,如100元如何投資等,報名者的答案刊登在報紙上。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創造了一個很長的新聞價值鏈。
3. 吸收讀者和專家意見
《現代快報》副總編輯趙磊認為,策劃不僅僅是編輯、記者的事,它需要開放的心態。《現代快報》曾嘗試在網上征求策劃意見,先在網上提交一個策劃方案,當成靶子,由網民提出意見,不斷修改完善,從中發現選題。如,報道鹽城的策劃方案放到網上之后,網民提出揚州鹽商、鹽城博物館等新東西,使報道內容更加豐富,富有新意。
除了網絡力量,還注重利用專家知識,從多種途徑了解用戶、讀者需求。在派送報道任務時,選派合適記者也很重要。比如報道公交車漲價,讓平常坐公交上下班的記者以普通百姓身份報名參與價格聽證,而不是讓開車上下班的記者去,以此有助于增強報道的針對性和貼近性,最終提高有效性。記者 吳長偉 尹偉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