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策劃 策劃該選題 耗時近倆月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在新華社獨家專訪溫總理之前,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似乎還沒有接受過國內媒體獨家專訪。新華社是怎么得到這個機會的? 劉思揚(以下簡稱"劉"):專訪溫總理,從開始醞釀到實施前后花了近兩個月時間。 10月底,我們研究一攬子計劃實施一周年報道時,大家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攬子計劃實施近一年了,一年來,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出手快、出拳重、措施準、工作實,到年底,保八無懸念。 這么大的成績,這么重要的時間節點,我們的報道應該怎么搞?討論中,大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報道設想,其中一個想法就是專訪溫家寶總理。隨后,我們與有關方面進行了溝通,獲得同意。 專訪記者 反復試鏡找感覺 FW:很多人都很好奇,采訪總理的記者是誰?專訪記者是通過"海選"還是其他方法選出來的? 劉:專訪記者沒有經過"海選"。我們對我們記者的能力和水平很清楚,沒有必要"海選"。 專訪記者是我們新華社中央新聞采訪中心經濟采訪室主任趙承,他是高級記者,長期從事經濟新聞報道,熟悉經濟問題,多次采訪過中央領導同志活動,又是新華社"十佳記者"。 因此,當專訪任務確定后,提問記者我們首先想到了趙承。 FW:選定專訪記者后,進行了訓練嗎? 劉:當然,他的弱項是缺少"出鏡"經驗。接到專訪任務后,趙承壓力很大,怕發揮不好。雖然沒有推辭,但他的壓力我們都能感覺到。 為了使他在專訪時能達到最佳狀態,我們特意安排音視頻部的專業主持人同他交流,講解注意事項,并反復模擬現場進行試鏡。這個訓練減輕了他不少壓力,起碼對燈光和鏡頭是適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