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2.視覺“強點”的美學依據 在說明圖片“強點”的作用前,先了解一下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在當時有限的科學條件下大膽地斷言:一條線段的某一部分與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個線段的比即0.618,這樣的幾何比例會給視覺產生一種美感,這一黃金分割理論首先被用于古西臘的建筑上。黃金分割法隨后又被構圖學簡化為“三分法”, 把畫面用井字形進行分割,成為九宮格,“將被攝主體或重要的景物,放置在畫面‘九宮格’交叉點位置上的構圖格式。畫面中的‘井’字形的四個交叉點,就是主體的最佳位置。這種構圖形式較為符合人的視覺習慣,主體自然成為視覺中心” ②。 這一交叉點的位置基本符合黃金分割比例,如圖1所示,即紅點區域附近。當畫面主體放置在這一紅點位置時,就可避免畫面出現對稱式的呆板。對稱式構圖看似把主體放置在中央最為顯著的地方,而實際上往往令人生厭;而把主體放置在畫面的紅點附近,讓主體更為突出,畫面更趨和諧,能呈現出畫面趣味中心的動感和活力。 3.“強點”容易被忽視的原因 一張圖片只能有一個主題,所有的構圖元素,都必須服從主題、配合主題、烘托主題,突出主題;而沒有“強點”、“趣味中心”的圖片,則不可能有力地表達圖片的主題。 “強點”,這一看似簡單的方法,卻又常常被新聞攝影所忽視,原因主要是認為這種方式適用于藝術攝影創作,而新聞攝影是“純客觀”表達,見到啥就拍啥,構圖方式無須講究。而事實上圖片新聞作為一種視覺形式出現,是依靠形象傳遞新聞事件信息,這就必然與平面美學、視覺藝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們之間有著思想傳遞和審美意義上的共性,藝術作品和新聞攝影作品都必須有視覺“趣味中心”。 優秀攝影工作者拍攝的圖片之所以超出他人,除了熟練掌握拍攝技術外,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在復雜的事物場景前,一眼抓住畫面的“強點”,發掘出那些令受眾關注的、獨特的趣味中心,并且妥善地把這個趣味中心有機地融入整幅畫面之中,以它統領畫面中的其他各項元素,傳達出特定的主題思想內容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