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比如《方志敏》,這位年僅36歲就為了神圣信仰英勇犧牲的紅軍高級將領,當生命的最后時刻,在獄中寫下的遺著《可愛的中國》,讓幾代中國人銘記。小人書以孩子讀得懂的語言摘錄了其中的要義:“我即將離開人世,但中國人民終將斬斷帝國主義的鎖鏈,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可愛的中國將到處是創造與進步。那時我愿化為一朵小花,躺在祖國母親的懷抱里晃動歡歌,鼓勵人們前進。”《可愛的中國》等方志敏的遺稿,幾經輾轉到了魯迅先生手中。魯迅含著熱淚讀完后,冒著危險,費盡周折轉交給黨中央,成為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曾經在渣滓洞監獄舊址展室讀到過獄中共產黨人在犧牲之前向黨組織秘密上交的一份報告的部分,報告的執筆者是小說《紅巖》的作者之一羅廣斌。在如今被稱為“獄中八條”的這部分報告中,第一條即是“防止領導成員的腐化”。這的確是先烈以生命和鮮血凝結的囑托與吶喊,在和平時期的今天,它的凝重和分量格外地不同尋常。 七月里我讀著這套珍藏版《人民英雄》連環畫,想到總有一些生活和一些故事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褪色,但人民英雄以生命所呈現出的經典價值將永不褪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今天,這“人民”里也包括紅嫂和太行山奶娘們的那些后代吧?他們當中,或許就有著萬萬千千遍布中國城鄉的打工者。共產黨員入黨宣誓的誓詞里最后一句是“永不叛黨”。若遠離或漠視人民的疾苦,不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對黨的宗旨的背叛嗎? 原來小人書里是有大情懷的,我們珍藏于心的,就不僅僅是通過這一冊冊巴掌大的連環畫懷舊少年時光,還有對歷史的悉心回望。只因所有對歷史的回顧都是為了今天,今天需要從歷史汲取營養和理想的力量。小人書拷問我們的大問題是:時代更替,乾坤挪移,人民英雄為人民獻身的追求,還在傳承嗎?(鐵 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