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很多人都發現,在參加各種會議的時候,“無關人員們”不再是無聊地玩游戲、打瞌睡,手機微博成了新消遣項目。雖然都身處某會議室,大家安靜嚴肅,但是心卻在很多不同地方,有人在數千公里外的某風景點,有人在進行一場內心澎湃的網絡爭辯,也有人正在和人打情罵俏說情話……總之,因為有了高科技的智能手機和方便的微博,大家似乎都在虛幻空間回歸到了自己想要的世界里。 不錯,正是智能手機+微博,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于是商家們因此得出商機,在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植入微博等社交應用軟件,有個別廠商甚至推出了專門的微博手機——— 不止是在軟件上做文章,硬件也不放過,手機上有專屬的某個鍵,一按就能登錄微博,如果有照片和歌曲等要和朋友分享,也只需要按專屬鍵就可以完成。 回過頭來看蘋果iPhone4,當年很多人擠破腦袋花“半萬以上”大鈔弄一臺,對其中一部分人來說,常用功能也就“電話+短信+微博”三個,再不然就拍個照啥的。所以有人不僅感慨,會有多少人有心思把iPhone4的功能應用得淋漓盡致?手機再怎么智能,到了人的手里,也只能是圍繞著這個人的使用習慣,愛看書的還是只用它看書,愛聽歌的也主要用其來聽歌,愛炒股的會裝個軟件專門看股市……用的還是這些功能,智能手機其實沒有改變大家多少。 到底是科技改變習慣,還是習慣限制了科技,這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也許成不了什么話題,但換個角度,人們就會禁不住沮喪,花了一個月工資買來的高科技裝備,說到底還是個普通物事,我們并沒有因為它變得更潮更時髦,反而是,當自己的手機被淹沒在iPhone大軍中,當其變成了街機,就有種被商家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至今不上微博,只用500元以下的“藍屏”手機,甚至覺得寬帶2M速度太快了,正在設想說能不能速度慢一點,用不完啊,不劃算啊!也許有人會對這種生活方式表示嘲笑。但是,人家每晚飯后都有一小時散步時間,每天都能保證在十點半前上床入睡,每天早上都能清醒地欣賞綠樹和藍天。這樣的慢生活不正是很多嘲笑者們所向往的嗎? 也有這樣的朋友,可以把什么科技產品都玩到極致,無他,就是感受新奇特,嘗遍每一種功能,從中挑選出幾樣適合自己的細細玩……這樣的人,周圍朋友同時只好表示羨慕妒忌恨,然后望塵莫及…… 而我們大多數,只好在科技的引導和自己的習慣之間,內心不斷地拉鋸:到底要不要換智能手機?那個牌子的平板到底要不要入一臺?高端的相機鏡頭好貴,可是好喜歡……糾結啊!(陳佳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