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上周,“制播分離第一股”光線傳媒正式登陸創業板,其創始人王長田也將以30億元的身家成為民營電視制作領域的第一富豪。 光線傳媒不是第一家上市的影視傳媒企業,也并非最后一家:在此之前,橙天嘉禾借殼香港上市、“中國電影第一股”華誼兄弟和“中國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登陸創業板、保利博納上市納斯達克。今年,除光線傳媒外,中影集團、上影集團等也在籌備上市,此外還有海潤影視、小馬奔騰、長城影視等多家企業正在籌備上市。預計未來3年,中國上市影視公司將超過20家。 可以這么說,為人所熟知的中國影視企業大鱷,除了已經上市的,其他的都是走在上市的路上。 影視大鱷紛紛上市“籌錢”目的不言自明 自2009年以來,中國影視企業的上市步伐加快。橙天娛樂2009年7月以借殼方式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影視公司“香港第一股”;華誼兄弟2009年10月成功登陸創業板,以其電影方面的驕人業績被稱為“電影第一股”;華策影視2010年10月登陸創業板,因其電視劇制作及發行的能力被稱為“電視劇第一股”;保利博納2010年12月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被稱為中國影視公司“納斯達克第一股”。 而今年更堪稱中國影視企業的“上市年”,除光線外,中影集團、上影集團等都將在今年上市。 影視大鱷紛紛上市為哪般?籌錢,這個目的非常明顯。光線創始人王長田在接受采訪時承認,“(上市)一方面可以募集到資金,增厚光線的資金實力,沒有錢就不能做很多事情;另一方面,上市可以帶來更多資源。可以肯定的是,上市會給光線帶來很大的業務增量。買電視劇、制作電視節目、做演播室,都需要錢?!?/p> “籌錢”是所有上市影視企業的目的。華誼上市后首輪即募集資金約12億元人民幣,今年計劃投拍電影10部。保利博納上市后募集資金大約9960萬美元,電影業務加大。去年10月上市的華策影視,今年年初對外宣布,今年將投資5億元制作或參與制作約20部電視劇,出品2部電影,同時拓展電影產業鏈,未來3年將投資建設約50家電影院。通過上市華策影視募集到了9億元的資金。 明星股東耀眼編劇也能一夜成富豪 除了為了產業籌集資金,影視企業上市也讓明星股東走上前臺。因為行業的緣故,影視企業的持股人中演藝明星的比重相對其他上市企業較多,知名導演馮小剛此前被傳通過減持華誼股票套現4600萬元。 自華誼去年11月1日限售股解禁后,馬云被第一個爆出減持華誼股票300萬股,套現9000萬“改善生活”。當時有經濟類媒體報道,除馬云外,還有江南春等8位名人套現,華誼的王牌導演馮小剛也是這8人之一。據了解,馮小剛在限售股解禁前持有華誼576萬股,而華誼年報披露的前十名流通股東名單中并未發現馮小剛的身影。與第十名流通股東馬云391.2萬股的持股量對比來看,馮小剛至少減持了公司股份184.8萬股,以華誼兄弟近半年來最低股價25.01元來算,馮小剛套現金額至少為4622萬元。 華誼明星因為企業上市財富一夜之間猛漲的,并非馮小剛一人。在馮小剛套現前,馮小剛和知名制片人張紀中作為華誼股東持股市值均過1億元,李冰冰持股市值超過4000萬元,張涵予超過3000萬元,羅海瓊超過2000萬元,此外,任泉、胡可、康洪雷、李琳、何琢言、陳思成身家也都達到千萬。 與華誼兄弟一樣,去年10月上市的“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讓兩位金牌編劇鄒靜之和劉恒身家均超千萬元。2009年2月18日,鄒靜之、劉恒分別以50.14萬元購買華策影視股票。去年10月,華策影視亮相創業板,劉恒、鄒靜之位列第八、第九大股東,分別持有21.1824萬股,目前持股市值均過千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