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記者實地體驗:根本沒那么神 杭州延安路上也有一家海底撈。 為驗證海底撈的神奇,記者與幾個朋友親身體驗過幾次。這家來自四川簡陽的火鍋店,的確有一些特色服務——記者拿著號碼牌的時候,吃到了免費水果和零食,看記者帶了朋友,服務員還推薦玩三國殺和撲克牌,一個同行女生驚訝地發現這里還能免費做美甲。在廁所門口,還有服務員為記者開水龍頭,擠洗手液。服務的確比別家強一點,但是,沒有玉米餅,沒有銀行卡,更沒有白送的iPhone5,網上那些段子里的內容,記者一個都沒碰上。 杭州分店經理朱銀花告訴記者:“在杭州海底撈店,在客人等餐時提供免費冷飲小吃,免費上網等。對于特別的客人,比如過生日的客人,還有送果盤送鮮花等隨機特色服務。網上所傳的海底撈服務,很多都夸大了,只有一部分是真的。” 而海底撈北京總部的工作人員直接說:“那些明顯不可能發生的傳言,網友應該有分辨能力。” 專家:“海底撈體”是對優質服務的夢想 事實上,隨著“海底撈體”造句越來越瘋狂,圍觀者的態度從好奇、佩服轉到了略帶懷疑和厭煩。 微博紅人作業本諷刺這是場虛假營銷:在海底撈吃火鍋,剩兩片羊肉,喊服務員:請幫我打包吧。服務員微微一笑:抱歉先生,涮過的羊肉打包會不新鮮,所以不能打包。我雖愕然但表同意。起身到門口,這時電影發生了,海底撈的服務員牽一頭羊等在我面前:先生,涮過的羊肉不能帶走,但這只羊您可以帶走。唉,微博已經受不了海底撈的虛假營銷了。 對于策劃的說法,海底撈公司給予了否認。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低調數月后,8月4日凌晨,終于在微博上坦誠自己的擔心:“看到那些在網上熱議我們的朋友,我和上萬名同事除了感激,愧疚,還有一些擔心:幾家火鍋店而已,能走多遠實在難說。過度關注增加了我們生存的難度。但我們會竭盡全力,努力改進。因為我們除了開火鍋店啥都不會。” 在微博營銷專家“黑馬良駒”看來,無論是策劃還是網民娛樂,各種惡搞熱潮已經造成了海底撈的信用危機。撇開危機不談,危機公關專家林景新認為:“海底撈的服務只是做到了一個平均無差錯的水平,但這種水平被自己神化、被網友、媒介有意無意神化……海底撈的神話,是一個消費者集體想像的神話,寄托所有消費者對社會化理想服務的烏托邦夢想。”(記者 潘越飛 通訊員 曾楊希/文 梁津銘/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