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一聲晚安,送你溫暖入夢 “你有多久沒聽見別人親口跟你說晚安了?留下你的電話,樓主挨個打。”這是天涯網友“追風的更年期大叔”在7月24日發出的帖子。 “追風的更年期大叔”是蕪湖人,在一家公司做銷售,1980年出生的他算是擦邊80后。 他是一個熱衷網絡治愈游戲的網友,參加過網友發起的“你留地址我寄明信片”、“你留電話我送晚安”的網絡互動。在電話送晚安的互動中,他接過電話也打出過電話,覺得很溫暖很開心。 最近,他辭掉工作,打算徒步去西藏,考慮到一路上免不了要蹭吃蹭喝蹭沙發,需要很多人的幫助,于是他決定在接受別人的幫助之前先給他人送些溫暖,便再次開帖為網友送晚安。 網友的響應讓他很興奮,目前已有1280名網友回帖,近千人留下電話號碼。平均每晚他要撥打20多個電話,9點開始11點半結束,最忙的一晚他送出了一百多聲晚安。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大叔”。在接通電話的網友中,大約95%是女性,多數是年輕人。 一通開導,讓你破涕而笑 晚安電話只是送出一聲問候就掛嗎?出于好奇,記者在16日晚6點以網友的身份給“大叔”回帖留下電話,10點20分接到了“大叔”的來電:“您好!我是……”聽說要采訪,“大叔”陽光的聲音里透出幾分羞澀。 “大叔”透露,大部分網友都會跟他簡單地聊幾句,互相問候。有時碰上情感挫折、工作不順的網友,“大叔”就會多跟對方聊一會兒。有一位與男友鬧分手的女孩情緒低落,在電話里跟“大叔”一通傾訴,經“大叔”開導后破涕而笑。兩天后她與男友和好,還給“大叔”打回電話說謝謝。還有一位網友,公司安排他到蕪湖工作,他心里沒底正猶豫去不去,留下電話后,“大叔”給他介紹了一些蕪湖的情況,解除了他的疑問。 這個“電話送溫暖”的互動打算堅持多久?“大叔”告訴記者,他想繼續下去。去西藏旅游的兩個月,由女友代替他送晚安。其實,這幾天女友就開始“上崗”了,“真的很準啊,我也給大家打了幾個電話說晚安,感覺好幸福!” 微觀點 因為寂寞來到網絡打發時間,又因為網絡尋找到了溫暖和感動。對此,心理專家表示,人作為獨立個體具有較強的利己性,但人又是一種群體動物,這又讓人具有利他性。一個群體想要延續和發展,只有利己性是不行的,必然需要利他性的推動。因此,寂寞網友的網絡治愈游戲可以看做是在利己性無限被放大的現實下,利他性的一種群體爆發和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