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諾基亞塞班手機系統日漸沒落,谷歌的Android來勢洶洶,iPhone的iOS讓人欲罷不能,微軟的Windows Phone7虎視眈眈,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正進入一個全新的三國時代。然而,在擁有龐大智能手機用戶的中國,卻有人不買“世界大勢”的賬。
他是馬云。7月28日,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下稱“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下稱“阿里云”)正式推出了其獨立研發的阿里云操作系統——阿里云OS,一起亮相的還有搭載了該系統的云智能手機——天語W700,這款智能手機由阿里巴巴、國產手機品牌天語、芯片巨頭NVIDIA公司三家合作完成,是第一款國產雙核智能手機。
然而,半月有余,被公眾評論為“頗有山寨之風”的阿里云手機,并沒有獲得好口碑。
突破之作?
在阿里云OS推出之前,國內的云計算領域還處于“炒概念”的階段,真正能讓用戶捧在手里把玩的國產終端,天語W700是第一個。
阿里云總裁王堅博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有智能手機系統的特點是可以下載安裝大量由第三方公司開發的本地應用程序。而采用阿里云OS的智能手機是真正實現了云計算技術的云智能終端,它能夠直接享用100GB云空間里的所有應用,無需下載,還可以使用由阿里云提供的各種云服務,比如地圖、電子郵件等。用戶可以通過登錄阿里云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和使用本地應用一樣流暢地使用互聯網上的手機應用。”根據官方資料顯示,阿里云OS還可以全面兼容Android應用程序。
阿里云手機首次亮相淘寶,就收到了3萬余張訂單。有網友戲稱:“剛做一夢,夢中榮秀麗(天語手機生產廠商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笑容可掬發布消息稱阿里云手機已超過iPhone銷量,舉國轟動,大贊國產品牌趕韓超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阿里巴巴的云設想
阿里巴巴涉足云計算的時間已有兩年。2009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軟件(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阿里軟件”)在南京建立了首個“電子商務云計算中心”,首期投資規模在1億元左右。
同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十周年慶典晚會上,阿里巴巴云計算團隊首次以獨立身份出現,宣布命名為“阿里云”的子公司成立。據此前媒體報道,阿里云主要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提供完整的云計算基礎服務”。
阿里云由原阿里軟件、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阿里巴巴B2B業務技術團隊與淘寶網的底層技術團隊組成,由阿里巴巴的首席架構師、研發院院長王堅負責。
在此之前,阿里軟件以“錢掌柜”為代表的小企業軟件業務和資產早已劃歸阿里巴巴B2B公司(下稱“阿里巴巴B2B”,1688.HK),以淘寶旺旺為代表的個人軟件劃歸了淘寶網。至此,阿里軟件已經卸掉所有包袱輕裝上陣。
據報道,馬云要求阿里云公司只進行基礎技術的研發,不要涉及具體軟件的推出。他從來沒有對阿里云有什么盈利要求,只是一再強調,他們的使命是“打造云計算基礎服務提供平臺”。
阿里云OS和云手機就是阿里云運作兩年來的最終訴求嗎?
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一直以來,對“云”的研發并不是阿里云投入最大的部分,阿里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對用戶數據的挖掘和整理上。
多年的經營使得阿里巴巴積累了數億客戶群,按照阿里巴巴的規劃,阿里云將對阿里巴巴旗下各個電商平臺的交易信息和用戶資源進行歸納匯總,根據用戶的需求開發出一系列可以在阿里云OS中運行的商業應用。
2010年3月31日,淘寶網宣布開放全網的海量原始數據。淘寶數據魔方上線140天就獲得了260萬次數據調用的成績。拿數據賺錢,似乎也在阿里巴巴的考慮之內。
阿里云是不是山寨?
阿里云OS的野心不小,但誰能保證它不是智能手機界的“阿迪王”?
國外知名科技網站contify.com近日發表文章稱:“現在的Android,威脅起碼是過去的5倍。”有趣的是,在這些“威脅”里,阿里云OS赫然在目。
王堅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阿里云OS并非如外界所言,是基于Android的二次開發,其系統的程序中包含阿里云自主研發的虛擬機、云服務資源庫、云應用運行框架和界面框架以及上層應用,可以全面兼容Android應用程序。阿里云OS將是一個能連接云端、完全開放的智能手機平臺。
但在一些國內通信領域專家看來,阿里云OS并不像宣傳中說的那么智能,云計算也僅僅只是個宣傳的噱頭罷了。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總經理胡延平曾向媒體表示,從阿里云OS和阿里手機推出的功能和服務來看,內置的地圖、周邊找店以及隨時找優惠等這些應用,在其他的智能終端上早就已經實現了,甚至比阿里云做得還要早還要好。如今的智能手機推陳出新的速度很快,而阿里云手機2600多元的定價,加上國產品牌的身份,恐怕很難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因此,他非常擔心阿里云手機未來是否能夠形成批量化的市場。
淘寶網公開的數據似乎也印證了這種擔心,阿里云手機上市單日3萬臺訂單的好成績堅持了不到兩天,就在4天之內滑落到了1.5萬臺。
這個結果可以從相關機構的評測報告中找到解答。
根據騰訊數碼的評測,阿里云OS操作的便捷性較Android系統大大降低。從操作界面上看,阿里云OS未采納Android系統頗受好評的下拉式通知欄界面,用戶必須進入程序才能夠回復,大大降低了操作的便捷性;阿里云OS主屏的6個分頁無法由用戶自定義,取而代之的則是阿里云手機宣傳的重頭——Web App形式的云應用,而這些應用的內容幾乎成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明星產品展示頁:包括聚劃算團購、淘寶比價、口碑網、淘女郎等等。而據騰訊數碼的評測人員介紹,使用20多分鐘就用掉了1.72MB的流量。對于沒有海量流量包的手機用戶,這款手機的所謂云應用實在是“傷不起”。
阿里巴巴推出阿里云OS之后,國內通訊終端制造業老大華為,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自主研發的云平臺“cloud+”及華為云手機。
而與“微軟、谷歌、蘋果”這三大巨頭相比,同樣打算走“平臺+硬件”模式的阿里云和華為,如果沒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可能都不輕松。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