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據悉,目前全國共有近100家“一號多版”教輔類報紙在我國46萬所中小學校常年兜售,其中英語類教輔報紙約40多家,非法語文、數學類教輔報紙各約20多家。 個別教輔類報紙內容錯誤百出,質量低劣,影響了中小學生的正常學習。如何整頓中小學教輔報刊出版市場秩序,保護廣大學生的利益,成為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號多版”竟成公開秘密 一位報刊出版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教輔類報紙“一號多版”現象已成為業內公開秘密。他說,一份教輔類報紙不僅要兼顧到每個年級,還要兼顧不同版本教材,但刊號很少,只有一個,所以不得不用一個刊號搞出不同版本的報紙來。以至于這些報紙只要看上去“臉面”一樣,在業內就默認不是“一號多版”了。 這首先違反了相關法規——在新聞出版總署2005年公布的《報紙出版管理規定》中,其第三十二條規定明確規定:一個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只能對應出版一種報紙,不得用同一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出版不同版本的報紙。而第三十三條還規定:同一種報紙不得以不同開版出版。報紙所有版頁須作為一個整體出版發行,各版頁不得單獨發行。 與教輔類圖書相比,教輔類報紙由于存在“一號多版”的出版模式,因此總銷量較大。另外,教輔類報紙一般每周出一期,內容更新較快,使有關部門對其質量的審查變得相對困難。 利益鏈條環環相扣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依靠利益誘惑使學校或任課教師大規模征訂教輔類報紙,成為部分此類教輔報紙的慣用銷售手段。 某教輔類報紙的發行人透露,他先以每份7元的價格從總部訂報紙,然后以每份9元的批發價賣給中學英語教師,而教師通過利用報紙出考試題,布置作業等形式,使學生不得不以每份20元的價格訂閱報紙,費用由各班英語課代表或班長統一幫忙收取,再交給發行人。 來自湖北隨州的中學生趙小康告訴記者,自己每學期要“被訂閱”四份教輔類報紙,而其中一種報紙就分為化學版、物理版、數學版等共計68元,都是老師要求必訂的,否則就無法做作業和應對測驗。 一位業內人士說,為占據市場,地下銷售人員對轄區教師采取“地毯式”的公關,用60%甚至70%的折扣利潤誘導教師或校領導訂購,一些人經不住利益誘惑,就將報紙的訂購壓力轉嫁到學生身上。 湖北咸寧新儒書店老板彭勇介紹,“一號多版”的教輔類報紙在各地市、縣區的發行站基本都沒在當地工商、新聞出版、稅務等部門注冊,監管部門很難找他們,查處時一般只是罰款了事,很難從根本上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