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當我看到“中國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的新聞標題時,難以置信。因為自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開始,我方一向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主張世界核國家承諾共同銷毀核武器。在別人沒有承諾停止研發核武器的情形下,我國若單方面承諾停止研發核武器,這不等于“自廢武功”、“自斷生路”嗎?這是政治常識。在這個問題上記者缺乏政治覺悟,不熟悉我國關于核武器的基本國策,盲目跟風,沒有問題意識和自己的思考。當天的記者招待會上10位記者提出21個問題,沒有一個對白皮書的這段文字提出質疑。 我國的媒體對核武器的國策如此誤讀,是不該發生的政治錯誤。由于中國在地球的東部,在中國傳媒報道之后,西方傳媒出于對中國傳媒國有性質的判斷,自然認為是中國核武器政策的重大變化,以極快的速度加以報道。我方辟謠頗為尷尬,是由一位軍事專家以個人的名義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批評西方傳媒誤解了中國的核政策。這種情形,不知道外國人怎樣私下嗤笑中國呢。這都是傳媒政治上無知惹的禍。 新聞從業者要把學習黨的文件和主要領導人講話看做職業工作。在我國現行的傳媒體制下,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是傳媒的責任之一。因而,傳媒的記者、編輯應該具有政治上的敏銳感,懂得黨中央的理論路線。像興建“文化副都”、中國的核政策等,如果對黨和國家的一貫政策有所了解的話,或能夠察覺到其中存在的問題,或能夠準確描述政策。 “文化副都”事件中,某一級黨政機構拉大旗作虎皮,擺出的權威都很大,上自國家主席、發改委文件、69位院士的簽名呼吁,下至當地的宏大意見,還有著名歷史地理專家葛劍雄教授的鑒定意見。只要心中對黨的基本政策十分清晰,就不怕這種虛構的強勢。全黨服從中央,在這個意義上,我國的新聞工作者,每個人都應該首先是政治家,了解和熟悉黨中央的基本政策。真的一查一問,原來上面的批示和文件都不是他們說的那個樣子,69位院士中凡是被問到的,個個語焉不詳,葛劍雄倒仍在自我辯護,一聽就是無理狡三分。只有你明白,才能引導公眾也清楚中央的精神。這樣做才能夠大大提升傳媒在社會上的公信力,可我們錯失了機遇。 學習公開發表的中央文件和黨中央主要領導人的講話,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是本職工作,不能等到上級下達學習指示的時候才看一看。例如十七大前中央各傳媒都在反復刊播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的講話,對政治敏感的新聞工作者就應該意識到,這是十七大之前關于十七大主要精神的一次事先傳播,就應該馬上學習一下。我們都是文字工作者,掃一眼就能發現較新的說法和體現的思想。例如胡錦濤在中央黨校講話的精神要點就是“四個堅定不移”: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 在這個意義上,每位新聞工作者都應該是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