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 制圖:喻翩一 閱讀提示 近來,《最小說》、《鯉》、《大方》等由青年作家甚至是“明星作家”主編的雜志書在出版市場上表現不俗,引起關注。 青年作家主編刊物,并不鮮見。朱自清24歲即與俞平伯合作主編中國第一份新詩雜志《詩》月刊,茅盾25歲接手《小說月報》編務、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郁達夫26歲開始主編《創造季刊》,郭沫若31歲開始主編《創造周報》…… 如今,時代話語與文學環境都已發生了嬗變,青年作家由傳統期刊轉向雜志書,原因何在?雜志書又表現出哪些新特質? 在當當網文學類圖書近30天的暢銷榜上,由安妮寶貝主編的《大方》第二期位居榜首;在卓越網期刊類銷售排行榜前十名中,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占據榜首等三席,今年8月起每月出版的《超好看》1、2期分居第三和第二位,笛安主編的《文藝風賞·難》也位居前十。它們出現在文學類圖書與期刊這兩種不同的暢銷榜上,也正體現了它們身份的模糊,是雜志還是圖書? 這些由青年作家甚至是“明星作家”主編的雜志書近年來備受關注,這種介于圖書與雜志之間的出版物形態,體量與編排類似于雜志,但以圖書的形式由出版社出版;在形式上比圖書更活潑,又掙脫了期刊對于出版時間的苛求。因此,有人認為雜志書類似于日本的“mook”,是一種將雜志(magazine)與書籍(book)合二為一的文化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