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服務和誠信是電子商務的核心 “如果快遞員想吃點棗,他就去只對快遞員開放的大中轉倉,用二十元一斤的棗替換掉五十元一斤的棗,最后再用五十元一斤的棗換掉一百元一斤的棗。隨后他寫一張報失單,說二十元一斤的棗丟了,自己愿意賠償兩倍的費用,也就是四十多元,然后他就能拎著一百元一斤的棗回家熬粥了。”這是近日網友曝光的快遞業“潛規則”。 “盡管電子商務產業呈現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但依然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尚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服務監管體系、統計監測體系、產業投融資機制亟待建立。 暗中調換貨物、收貨晚點頻發、貨物丟失維權難等諸如此類的快遞亂象折射出,物流困境已經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攔路虎”。 目前中國物流業的基礎性規則建設不完善,管理漏洞百出,物流成本高,配送效率飽受詬病。正如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副總裁梁春曉所說:“以前電子商務發展有三座大山阻隔:信用、支付、物流。現在,信用和支付有一定程度的解決,但也沒有全部解決。更重要的問題是,物流困境還在,物流發展速度緩慢制約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 從表面上看,現在的電子商務火爆,電子商務平臺多,確實是給國內近5億的網民提供了更多的購物選擇。但實際上,除了產品品類齊全外,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在哪些網上商城才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商品?產品的質量服務如何?物流速度還有保障嗎? 當前團購在中國方興未艾,與之伴隨的卻是亂象叢生,虛報團購人數、虛增高價、商家服務不到位、團購詐騙層出不窮等等。對于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而言,統一的服務標準亟待建立,誠信缺失成為當前發展的一大瓶頸。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調查數據顯示,69%的網購用戶對于網購商品質量最不滿意。“不管走到哪里,電子商務的核心都是誠信和服務,如果沒有這兩點做基礎,所有的東西像一個大廈建在沙子上一樣。” 拉手網首席執行官吳波表示。 此外,目前不少電子商務企業難以做大甚至難以生存,人才極度匱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懂商務的人不懂電子,而懂電子的人不懂商務。如何培養合適的電商人才是發展電子商務的當務之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商務監管處副處長馮念文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