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突發事件中輿論引導產生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面對新形勢,輿論引導的觀念沒有與時俱進。一些媒體沒有準確把握輿論引導發展趨勢,觀念陳舊,導致輿論導向偏差。當前,還存在一種觀念:一提宣傳首先想到的就是“夸”。個別領導認為宣傳就是寫給上級領導看的,輕視社會輿論宣傳的力量,對媒體報道不能冷靜對待,只能見好的,不能見壞的,見了正面報道就洋洋得意,見了負面報道就暴跳如雷,不是捫心自問自身行為中的不妥之處,而是指責媒體報道不實,給人以權壓人的感覺,在公眾中產生不良的影響。有的單位和領導在與媒體打交道時仍停留在吃吃喝喝勾兌關系上面,不知道換位思考,不考慮媒體的生存規律和運作方式,未能策劃出滿足媒體需要,又對政府部門、人民群眾有利的多贏的宣傳輿論方案。一些宣傳干部缺乏媒體應對能力,對受眾的心理需求置若罔聞,新聞宣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與媒體的溝通中普遍缺乏應對的經驗和技巧,忽略了媒體自身才是控制新聞的主角,往往有自吹自擂的味道,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與媒體溝通存在誤區。“防火、防盜、防記者”,部分領導害怕承擔責任,抱有說錯還不如不說的想法,尤其是面對突發事件,首先想到的就是“捂”、“遮”,封堵消息,或者以勢壓人,以權堵口。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一方面公務員群體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跡沒有得到傳播,造成了政府形象資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媒體沒有得到客觀、真實的信息資源,被迫捕風捉影,被謠言和猜測左右,個別案例被歪曲、炒作,有損于政府形象。 機制不健全,不能適應當前媒體的發展。由于工作中沒有針對性地制定媒體應急的工作規范,部分領導干部缺乏應對媒體的基本常識和經驗,沒有把新聞輿論引導提高到講政治的高度,缺乏基本的新聞敏感性。面對媒體反應遲緩,該說的不說,喪失話語主動權;或者是不該說的亂說,口無遮攔,在沒有調查清楚情況前,沒有向領導匯報的情況下,私自接受媒體的采訪。同時,發生突發事件后,輿論引導工作也沒有主動介入,沒有在第一時間介入,對問題處理的立場和態度不能及時表明;或者濫用職權,封殺當地媒體,結果讓外地甚至境外媒體曝光,失去了搶占輿論高地的最佳時間,也錯過了澄清事實、扭轉形象的時機,在社會輿論上顯得被動、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