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 人民圖片 各視頻網站不應該將重點放在一部熱播劇的爭奪上,而更應該重視長遠的投資和效益。制作出品精良的網絡劇是提升網站實力,打造網站品牌的有效途徑之一 近日,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沉浮》以單集100萬元的價格將網絡版權賣給了搜狐視頻,電視劇尚未開拍就已經賺了3000萬元。這個價格不僅創下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網絡版權價格的新紀錄,同時也露出了視頻網站之間激烈競爭的冰山一角。 幾年來,從最初的拼帶寬、比流量,到如今的海外上市、高價購版權,國內視頻網站一路高歌猛進,歷經幾次洗牌,數量從幾百家銳減到十幾家,視頻網站的準入門檻一再被拉高,行業內部的整合也日趨合理。但是,視頻在版權上的激烈競爭也帶來了很多思考:視頻網站依靠高價購買電視劇版權狂熱會持續多久?視頻網站在內容上是否會“眾站一劇”?視頻網站的發展路在何方? 版權費用“大躍進” 從2005年4月土豆網公測開始,經過了2006年的爆炸期,2007年殘酷的生存斗爭期,2008年起的內容危機和政策危機,2010年優酷及今年土豆網的先后上市,中國的視頻網站在跌跌撞撞中走過了6年。 這6年,且不論視頻網站自身的發展順利與否,視頻網站用戶的數量和對人們生活習慣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根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1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為4.85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3.01億,是使用最多的互聯網服務之一。 在視頻網站五花八門的內容中,影視劇始終是視頻類用戶最大的內容需求,而對于廣告主來說,專業的影視劇也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因此,影視劇市場一直是視頻網站的兵家必爭之地。 隨著政府和全行業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強,以及視頻網站因為上市而進行的自我“清洗”,整個網絡視頻行業的全面正版化也導致了原有業態的調整。以分享、業余為特征的YouTube模式在中國逐漸邊緣,各視頻網站都開始向正版、專業、長視頻的Hulu模式靠攏。 “視頻網站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版權這個問題的,都是以網友上傳分享為主的,后來競爭越來越激烈,視頻網站才將購買版權當做發展的必經途徑,加大了在版權購買上的投入。”搜狐網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全行業正版化的一個結果就是對影視劇版權爭奪的激烈化。根據土豆和優酷的招股說明書,兩家公司的成本構成是相似的,主要為帶寬成本、內容采購費用等。帶寬成本由電信運營商控制,沒有太大的壓縮空間,因此,內容采購成為視頻網站比拼勝負的關鍵。要獲得優質正版視頻就需要不斷砸錢,版權費用成為視頻網站的“無底洞”。 隨著幾大視頻網站相繼在國內或海外上市,融資速度加快,“不差錢”的幾大視頻網站在購買影視劇版權上底氣也是霸氣外露。2008年,熱門劇集的單集價格在5000元左右,而大熱的《潛伏》也僅是每集1萬元。2009年底,視頻網站酷6網砸入3億元資金,用于購買正版影視、整合視頻內容和增購帶寬,揭開了幾大視頻網站版權大戰的序幕,影視劇的網絡版權價格也是大躍進式的增長。 從今年初開始,搜狐視頻以3000萬元購得了98集的《新還珠格格》,優酷網2500萬搶到了33集的《傾城雪》,PPS則花2200萬元拿下了35集的《王的女人》。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年初,熱門劇集每集20萬元已經算高價,而僅過了半年,每集50萬元已經算低價了,《沉浮》百萬元1集的記錄估計很快就會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