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 胡 蘇(新華社福建分社)
?
推薦單位 |
新華通訊社福建分社 |
工作單位 |
新華通訊社福建分社 |
姓??? 名 |
胡蘇 |
性別 |
男 |
民??? 族 |
漢 |
出生年月 |
1978.12 |
籍貫 |
江西省婺源縣 |
政治面貌 |
中共黨員 |
身份證號 |
? |
從事新聞工作時間 |
2005.7 |
職 ???務 |
記者 |
職 ??稱 |
記者 |
學??? 歷 |
研究生 |
學? 位 |
碩士 |
聯系電話 |
? |
類別
(請打勾) |
記者
(√) |
播音主持
(? ) |
評論員
(? ) |
編輯
(? ) |
校對
(? ) |
制片人
(? ) |
何時何地受過何種獎??? 懲 |
2011年被評為新華社優秀共產黨員
2011年被評為福建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
個
人
簡
歷 |
1993年9月-1996年7月 景德鎮市第一中學 學生
1996年9月-2000年7月 華僑大學旅游系 學生
2000年7月-2002年9月 江西贛南師范學院文旅系 教師
2002年9月-2005年6月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 研究生
2005年7月-今??????? 新華社福建分社 記者
? |
胡蘇參評材料
胡蘇同志自2005年進入新華社福建分社擔任記者工作以來,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理想,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努力實踐革命理想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新華精神”,充分體現出一名優秀新聞工作者應有的職業素養。
胡蘇同志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帶頭堅持科學發展觀,并將科學發展的理念貫徹落實到日常采訪、寫作中。參加新華社工作6年來,先后參與了龍王臺風、珍珠臺風、莫拉克臺風、鲇魚臺風、北京奧運會、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重建、閩北特大暴雨洪災、泛珠論壇、海峽論壇、國務院出臺支持海西建設若干意見、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重大事件的報道。6年來,該同志共采寫各類新聞稿件3000多篇,其中還有30多篇內參稿件獲得中央領導批示,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胡蘇同志始終帶頭堅持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報道事業,在新聞報道事業上取得了突出成績。該同志采寫的新聞作品,先后三十多次次獲得福建省新聞獎、福建省對外新聞獎、宣傳海西新聞獎、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好新聞獎。胡蘇連續三年被新華社福建分社評為先進工作者;在2009年的全國運動會報道工作中,獲得了福建省政府通報表揚。
胡蘇同志在工作中堅持勤懇做事、踏實為人,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不懼危險、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體現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2010年6月,閩北地區發生特大暴雨洪災。胡蘇作為新華社第一批趕到災區的記者,克服暴雨傾盆、山洪泥石流肆虐的危險,爬山涉水,堅持深入一線,第一時間采寫出內參稿件獲得溫家寶總理批示,為閩北災區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爭取了中央政策支持。
胡蘇同志在工作中帶頭堅持“勿忘人民”的新華人精神,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始終,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2010年10月,福建漳浦遭遇當年威力最大的“鲇魚”臺風。胡蘇頂著登陸中心13級風力,兩進兩出臺風登陸點漳浦縣六鰲鎮和古雷半島,所乘坐的汽車在暴風驟雨中兩破輪胎。臺風登陸的前后,胡蘇所采寫的《狂風暴雨六鰲鎮——“鲇魚”臺風登陸點見聞》《“鲇魚”臺風重創漳州水產養殖業 漁業保險機制亟待完善》《三次正面遭遇臺風三次零傷亡——福建漳州防抗臺風經驗值得借鑒》等四篇內參稿件獲得中央領導批示,為中央第一時間掌握災情、有針對性的展開災后救援和重建提供了有益參考。
胡蘇同志在工作中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帶頭堅持調查研究,努力以科學的理論和知識武裝頭腦,始終將成為一名專家型記者作為自己成長的目標。在工作中,他善于將國際、國內政治、經濟事件與本省、本行業聯系起來,善于將中央大政方針與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具體實際起來,善于將周邊省市與本地區的各領域情況對比分析起來,不斷提高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新華社工作6年來,該同志先后從事政法、經濟、體育等多個門類的報道,在宏觀經濟、能源經濟、對外經貿、物價、兩岸關系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報道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