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他能學以致用,不斷提高編輯技能,并有所突破、創新。針對國內國際新聞版主要采用新華社電稿,原創作品少的情況,他積極對電稿進行二次創作,或改寫,或集納,或加以編者按、言論。此外,精心開辟了《今日焦點》專欄,并與同事用心經營,遇熱點、冰點、難點事件即做大做深,使之成為國內國際新聞版的品牌欄目。 擔任一版編輯后,他經常與部領導和同事研究,努力探索在保證準確性、嚴肅性的同時,增強版面的可讀性。一版開辟了“今日導讀”、“熱聞”等欄目,信息量、時效性、貼近性都有所增強。他和同事還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如做大主圖,配以標題;辟出一列邊欄,刊發簡訊,等等。 這些年幾乎所有的重大新聞事件,他都參與報道,可貴的是,基本做到了“零差錯”。他編輯或參與編輯的稿件、專欄、版面,不少受到中宣部《新聞閱評》的肯定,如2007年全國兩會時的“兩會專版”、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全國農運會系列報道、2009年2月的“三農政策好? 種糧有前途”專欄、2010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考察系列報道、今年7月的“共學‘七一’講話? 共謀跨越發展”專欄等。 他有較強的組織策劃能力,多次領銜組織“兩重”報道。其中,主要由他負責組稿、編輯的“經典中國? 輝煌海西”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系列專稿,得到省委主要領導在省委常委會上的肯定和表揚,并且獲第十六屆福建新聞獎一等獎。第六屆泛珠大會在我省舉辦時,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擔任大會會刊的主要策劃、組稿、編輯工作。會刊成功出版,獲得組委會和與會嘉賓好評。 因工作業績突出,他多次獲各級表彰,包括被本報報業集團評為十七大宣傳報道先進個人、2005-2006年度和2007-2008年度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度先進工作者、2010年度十大標兵,被省委宣傳部評為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個人等。 擔任編輯以來,他獲得各級新聞獎項近30個,其中較重要的有:第十七屆中國時事報道獎一等獎、二等獎,第十五屆福建新聞獎二等獎兩個、三等獎兩個,第十七屆全國省、市、區黨報新聞獎二等獎,第十六屆福建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第十八屆全國省、市、區黨報新聞獎一等獎、三等獎,第十七屆福建新聞獎特別獎、一等獎兩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 三、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恪守新聞職業道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在政治、思想、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能原原本本按照《黨章》的要求,忠實履行黨員職責,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素養,自覺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工作中,他恪守新聞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堅持慎獨、公道、善良、正派。駐站時,無論是地方要員,還是平民百姓,他都一視同仁、客觀對待,從未利用黨報記者的特殊身份謀取私利。在為農民工討薪時,農民工多次送禮,都被他婉拒,反而幾次請農民工吃飯。他寫內參反映某鄉鎮拆遷改建中的問題,該鄉鎮領導幾次請他赴宴面談,都被他嚴詞拒絕。一版編輯是個特殊、敏感的崗位,地方或部門經常要求給予關照,但他始終堅持原則,該發的稿件一定發,不該發的稿件一定不發,從未利用崗位之便,安排“關系稿”,或是搞有償新聞。 他嚴格遵守報社的各項規章制度,對于報社、部里下達的任務,總是任勞任怨、不折不扣完成。他尊敬領導,團結同事,無論為人、為文,都積極主動地向領導、同事學習,并善于吸納意見、取長補短。要持續做好夜班工作,休息十分重要,而且許多家事要在休息時間處理,但同事有事要換班,或要他頂班時,他從不拒絕。同事有難處,他也是出錢、出力,盡心幫忙。要聞編輯部是個團結協作、戰斗力強的集體,他在其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