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時期: 迅速壯大、構建體系;激情澎湃、高調鼓勁 1949年10月1日,丁一嵐和齊越登上天安門城樓,現場廣播了開國大典的盛況,這是我國人民廣播首次對全國進行重大政治慶典的實況廣播工作。丁一嵐和齊越望著冉冉升起的鮮艷的五星紅旗,激動地對聽眾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現在正由毛主席親手把她升起”,“她象征著中國的歷史已經走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人民祖國的大地上”。從這一天起,人民播音事業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的廣播電臺已發展到40多座,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播音隊伍。隨著廣播事業的蓬勃發展,人民播音也進入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大發展時期。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華廣播電臺正式更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全國各地電臺抽調來一批優秀播音員,并從青年學生中招收了一批新人。 1952年12月2日,在中央廣播事業局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這個座談會討論了播音工作的性質、任務、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對播音員的要求和應學習的內容。提出“播音員應是有豐富政治情感和藝術修養的宣傳鼓動家”,“要求每一個播音員都應是人民的喉舌,要使自己的聲音真正表現出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氣魄”。還要求建立嚴格的工作制度,例如與編輯的聯系制度、試播制度、監聽制度和播音員考績制度等。 建國初期,一項重大的宣傳報道就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報道。中央和全國各地廣播電臺的播音員滿懷激情地播出了大量的來自朝鮮戰場的捷報、書信以及消息和通訊,歌頌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對全國人民進行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播出以后,反響極大,人民播音也日益深入人心。 在大規模的建設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捷報頻傳,播音員播出大量的生產建設消息,鼓舞了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建設新中國的熱情。播音員播出的《鞍山無縫鋼管廠建成》、《長春第一汽車廠動工興建》、《跑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等一系列新聞報道,組成了新時代的頌歌。這些播音,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