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為了滿足不同受眾的需要,專業化的節目和頻道開始出現。1987年2月1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以經濟節目為特色的第二套節目。1995年3月,東方廣播電臺開播了全國首家專業金融臺。1995年11月,中央電視臺開播了體育(CCTV-5)、電影(CCTV-6)、文藝(CCTV-8)、少兒軍事科技農業(CCTV-7)等4個衛星電視頻道。頻道專業化和受眾細分化使廣播電視的信息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內容更加充實,直播連線、特邀嘉賓、入戶訪談等群眾參與、開放交流的方式使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更加生動活潑,與受眾的交流更加直接。 這些變化使得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在端莊大方、真誠樸實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貼近群眾生活、親切自然的色彩,對象感更明確,交流感更強烈,與受眾的距離更接近,給人以清新流暢之感。 從1993年5月1日《東方時空》的問世、1994年4月1日《焦點訪談》的推出,再到1996年5月17日《新聞調查》的開播,中央電視臺完成了電視新聞報道改革的三部曲。1997年中央電視臺更是大刀闊斧,對香港回歸、中共十五大召開、長江三峽勝利實現大江截流等一系列重要新聞進行了直播報道,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電視直播年”。 在直播廣泛采用的同時,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也呈現出新的特點。新聞節目的播報語速普遍加快,同時語言表達的重點更明確、節奏更明快、邏輯更嚴謹、語言更流暢、現場報道更直接更鮮活。 新世紀,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新聞事業加速發展,新聞播音事業也進入高速前進、科學發展的時代。同時,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的興起,給新聞播音事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2003年7月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正式開播,通過衛星覆蓋全國,全天24小時播出,整點新聞以最快的速度向觀眾提供最新的國內國際新聞資訊,突出時效性和信息量,實現滾動、遞進、更新式報道。這給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由此誕生了一批名主播、名主持人。 2004年1月1日,享譽數十年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新聞綜合頻率,以“中國之聲”的呼號全新登場。全天播音21小時30分,分八大節目板塊,由頻率總主持人和欄目分主持人合作全程直播,充分彰顯“與世界同步,與時代同行”的傳播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