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社科類期刊出好增刊的四點感悟 筆者在《就業與保障》雜志社工作期間,曾策劃推出了一期“創業去——海西青年創業專刊”,取得了“雙效俱佳”的成績。現結合“創業去——海西青年創業專刊”這一案例,談談對社科類期刊出好增刊的四點感悟: 一是策劃要貼近現實需要。 伴隨著社會轉型、經濟結構調整和大量新增勞動力涌現,我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調查數據顯示,當年我國城鎮新增的求職人員達2400萬人,通過多方努力,能夠實現就業的僅為1200萬人,持續增長的大中專畢業生,進一步加大了就業壓力。就業崗位的嚴重缺失,勢必要求青年人轉變就業觀念,激發創業熱情。青年創新、創業是一個國家長久興盛的基礎。事實上,通過政府的正確引導和青年人的努力拼搏,福建省在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簡稱“海西”)建設的實踐中,已經出現了一批不等不靠、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青年創業者,從他們身上可以提煉出許多值得弘揚、借鑒的創業精神和榜樣力量。 就業是民生之本,保障是民生之福,筆者認為,作為一份關注民生的社科類期刊,《就業與保障》雜志理應在引導青年就業創業方面有所作為。于是,貼近青年群體,組織資深記者走近青年創業英雄,書寫創業故事,面向大中專畢業生策劃推出一期旨在推進青年創業的勵志性增刊的想法浮出水面。筆者精心準備的策劃案提出后,得到了共青團福建省委的認可和大力支持,為增刊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增刊策劃從時代大背景出發,貼近青年就業創業的現實需要,出版后受到多方好評和青年讀者的喜愛,發行量上萬冊,“雙效”俱佳。尤其是出版一個月后,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筆者感到增刊主題與十七大精神相當契合,策劃立意較高,因此備受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