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傳媒》供稿
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突飛猛進,使傳媒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裂變。面對網絡等數字新媒體咄咄逼人的態勢,地市黨報也紛紛創辦了自己的網站。在網絡時代,地市黨報新聞網站既要面對大的商業門戶網站的沖擊,又要面對從中央到省級新聞網站的擠壓。地市黨報的新聞網站怎樣才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走上良性化發展之路,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生存天地?
地市黨報新聞網站發展現狀
近年來,地市黨報網站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除了煙臺日報等為數不多的網站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外,普遍處在第三層次。人民網、新華網、中經網、中青網等中央級報紙網站作為我國新聞媒體網站發展的先驅,由于自身雄厚的資源優勢加上政府的強力支持,發展水平最高;它們憑借迅捷的新聞刷新和全頻道設置,點擊率高,在網絡媒體中知名度高、影響力大,成為網民獲取重大信息的權威媒體。
一些省會城市報紙網站,如千龍網、南方網、大眾網、浙江在線、東方網,它們屬于第二個層次。它們的實力雖不如中央級報紙網站,但在區域內有影響力,是地方的新聞門戶網站。而地市黨報新聞網站因受地域、資金、人才等多方因素的制約,發展緩慢。
制約地市黨報新聞網站發展的因素
網絡傳播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網絡傳播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即時性、交互性和海量性。報紙的出版通常以天來計算,網絡媒體是以分、秒來計算,甚至是即時傳播。但許多地市黨報新聞網站是報紙的“馬后炮”,報紙第二天出版后,網站才做新聞,新聞更新速度太慢,根本沒有任何時效性。
網絡的交互性非常有利于收集受眾的信息反饋,網站可以根據網上調查、留言欄、網友信箱、論壇、記者博客等獲取更多信息源,掌握受眾動態,了解閱讀頻率最高的新聞,隨時跟蹤受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及時調整采編方向和內容,提供受網民喜歡的新聞產品,充分體現網站與受眾的“水乳交融”和良性互動。但一些地市黨報網站內容與報紙別無二致,報紙是網絡的“影子”,報紙登什么,網上貼什么,基本是報紙的電子版。
網絡傳播還具有海量性、超鏈接和多媒體等特性,但一些地市黨報網站信息內容少,會議消息、領導調研等一般性內容充斥網頁,有質量有特色的信息少,表現手法、服務功能單一,不懂鏈接技巧,富有新聞現場感的音頻、視頻等現代技術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新聞網站的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地市黨報的新聞網站大都依附黨報母體而產生,它從屬于黨報,背靠黨報這棵大樹,擁有權威的聲譽和專業的設備,有豐富的信息采集渠道和媒體運作經驗。地市黨報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優勢,打造了一批品牌欄目,培育了一批忠實受眾,樹立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當地受眾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這是商業網站所不具備的,是報紙網站的資源優勢所在。
但是,報紙網站對這些優勢沒有充分認識和合理利用,只是一味地模仿和抄襲,貪大求全,人云亦云,網站的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明確定位的結果導致許多網站沒有自己的特色,在當前網絡信息過剩的情況下,很難吸引網民。同時,報紙和網站之間缺少必要的合作,網站往往被動等待和滿足于簡單地轉載母報的新聞,從而造成母報新聞上網之后變成舊聞,以及模仿復制報紙的弊端。由于用戶數和點擊量極低,網站根本無法吸引商業廣告,只能靠報紙“輸血”維系生存,實現盈利更是無從談起。
人才匱乏嚴重影響報紙網站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網絡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一流的網絡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里所說的網絡人才,是指網站從業人員既要熟悉網絡視頻、音頻和flash等技術,又要熟悉新聞采編業務,這是報網走向融合的必然要求。報紙網站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發展,必須擁有一批既懂網站內容建設又懂網絡經營管理的網絡人才。
然而,目前地市黨報網站普遍存在人才匱乏的問題,網站的記者和編輯多來自母體的編采部門,對互聯網不了解,對網絡媒體的特征知之甚少。新聘的人員雖然懂技術但又缺少新聞素質和從業經驗,結果造成現有人員要么懂采編不懂技術,要么懂技術不懂采編。同時,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訓,導致現有人員工作能力不能適應和滿足網站的發展需要。
地市黨報新聞網站的出路
地市黨報網站要想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獲得發展,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現實條件和競爭環境,遵循媒體、網絡和市場的客觀規律,聚合媒體優勢,構建適應網絡媒體發展的新模式,在網絡平臺上營造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同時,要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充分發揮黨報網站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積極走市場化之路,增強自身造血能力,實現良性發展。
發揮優勢,重視特色。地市黨報的地域性很強,是當地的主流媒體,是當地黨委政府和百姓的喉舌,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在當地讀者中有了很大的影響力,具有了較高的權威性和知名度。在當前信息“爆炸”且“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受眾對商業門戶網站提供的海量信息越來越多地表現出疲倦、疑惑和不信任。地市黨報因其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和地域優勢,所提供的信息真實、準確,可信度高,受到當地讀者的信賴和支持。
地市黨報新聞網站應憑借這些獨特的優勢,以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及時性、多樣性和評論性為特色,緊緊圍繞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和重大事件,以及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多發權威性信息,在網民中樹立“權威媒體,大眾網站”的形象。
要增強新聞的時效性,網站要改變原有觀念,及時刷新新聞信息。要加強獨家報道,提供個性化的新聞,多發原創內容,包括新聞、評論等不同新聞體裁的內容。做好傳統品牌欄目的延伸。
加強互動,打造品牌。互動是網絡最大的特點之一。報紙網站和報紙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聯系,網站是報紙內容和傳播手段的延伸,報紙是網站的“力量之源”,報紙網站要想取得發展,報網互動是有效策略之一,可以取得1+1>2的效果。
報網互動可以提高報紙網站的社會影響力。影響主流人群,代表主流意識,傳播主流新聞,形成強大的社會影響力,這是地市黨報新聞網站所追求的目標。報網互動,可以擴大自身的資源優勢,可以運用網絡多媒體手段,將母報的新聞資源多次開發和多次傳播,從而實現擴大社會影響力的作用。
其次,報網互動可以增加報紙網站的收入。報紙網站要想贏利,就必須有較高的點擊率。地市黨報擁有信息資源、品牌資源的優勢,特別是還擁有一定規模的受眾,通過加強與報紙的互動,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社會影響力,以此培育自己的廣告市場。
如果說報網互動是報紙和網站合作的初級階段,那么,報網融合則是報紙和網站合作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報網融合是指報紙與網站在信息采集、制作、傳播過程中的全方位滲透、交叉與緊密結合,就是報紙和網站兩個編輯部合二為一,即所有的信息都匯集到這個大編輯部,各媒體編輯各取所需,對“初級新聞產品”進行“深加工”,生產出適合多種傳播形態的各類新聞產品,按媒體內在的傳播規律發布信息。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報既是網,網既是報”,報網融合是媒體走向強大的最佳手段。地市黨報新聞網站在努力實現報網互動后,要主攻報網融合,從而實現轉型升級。
強化培訓,提升實力。地市級城市媒體網絡人才稀缺,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加強培訓尤其重要。培訓應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的原則來進行。
首先,要跟蹤網絡媒體發展的新技術,跟進網絡媒體的傳播特點。近年來,一些地市黨報根據員工的特點和業務需要,定期舉辦新聞業務“百家講壇”,新媒體技術、新型業務強化培訓班,對網站采編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知識空白及時充電。還有的地市黨報與一些知名大學“量身訂做”課程,選派年輕人到大學進修,回來后“傳、幫、帶”。有的請專家和教授針對問題授課,提高了采編人員的學習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通過輪崗對人員進行歷練。掌握一門新媒體形態的傳播技術,僅靠培訓是不夠的。要使他們完全熟悉和熟練掌握網絡媒體新技術,就必須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他們在不同的崗位輪崗和學習。因網絡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符號系統于一體,還可選派人員到電臺、電視臺掛職學習,熟悉音視頻采編剪輯技術。當然,僅僅依靠“頭痛醫頭,腳疼醫腳”式的培訓方法是遠遠不夠的,要從根本上解決人才匱乏問題,就要規劃和制定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計劃,實施人才培養工程,通過人才工程,培養一批適應現代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為網站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作者系寧夏吳忠日報社副總編輯、國家廣電總局“西部之光”訪問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