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新聞與文學屬于兩個不同的人文學科,兩者之間有較大差距,并且新聞報道的客觀性、真實性,一直被視為新聞真、假得以區分的依據,而這種客觀性、真實性又一直被視為是與“文學性”相反的東西。但由于兩者都依附語言文字這一工具,所以,兩者之間不可避免存在著某些復雜聯系,特別是在當代的新聞稿件中,一些文學元素或文學的表現手法常常被新聞報道所借鑒。 新聞語言講究準確、樸素、平白淺顯,但隨著傳播媒體的多樣化和大眾更高層次的需求,新聞稿中也就與時俱進地出現了有蘊涵文學元素的新聞語言。人物特寫、新聞故事應該說是含有文學元素新聞稿中兩種最常見形式;另外,新聞報道為了向深度和形象化發展,形成所謂的“新聞背后的新聞”,也得借助白描等文學手法作為助推器,才能滿足受眾對現在新聞稿的要求。本文試分析新聞稿件中文學元素的表現形式,同時也闡釋了一些本人對新聞稿件如何運用文學手法的一點淺顯認識。 新聞語言與文學語言的共同點 從語言學角度來衡量,新聞與文學都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來反映客觀現實。此外,新聞稿作者同時也有可能成為文學作品作者,兼有新聞寫作主角和文學創作主角的雙重身份。 語言運用上,新聞與文學都要求準確、生動。新聞反映客觀事實的特征決定了新聞語言具有準確、生動的特點,更不能含糊其辭、隨意夸大或縮小。具體表現在寫作新聞稿件中需要作者用典型、準確、簡潔、具體的語言,不斷地從事件背后發現盡可能多的價值和材料,挖掘新聞事實本身所包含的生動因素。同樣,文學語言也必須準確、生動。它的準確是藝術意義上的準確,它的描述語言和辭藻詞匯是豐富多彩的,它的生動表現在細膩描寫客觀事物時,以合理的想象聯想和夸張來抒發作者的主觀情感,表達作者的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