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理想是一種精神狀態。樹立遠大的理想,是每一個人前進的動力。越是敢在理想磨石上磨礪的人,他的生命就越會放出光彩。 堅持媒體的社會責任,“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許多新聞人恪守的新聞理想。但因種種原因,追求理想價值與現實環境往往存在落差。有的人面對困難選擇妥協,有的選擇逃避,但更多的人堅守理想家園,不停地探索前行。 本刊組織的這幾篇文章告訴我們,新聞工作者只有志存高遠,堅守理想,才能有所作為;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才會有對黨和人民事業持續的熱情和立志成才的志氣,從而扎扎實實地工作、學習,以自身的微薄之力推動社會進步。 □周仕興 從事新聞工作,時常看到那些胡編亂造新聞、不到現場寫稿、在通訊員來稿前掛名、復制剪貼抄襲……當一個又一個虛假、失實新聞映入眼簾時,我不禁面紅耳赤、痛心疾首:我們的一些同行到底怎么了? 在“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過程中,我們曾把這些錯誤分門別類,分析出現差錯的原因,發現有的是職業道德問題,有的是責任心問題,有的是技術問題…… 但,這就是錯誤的根源嗎? 我看未必。誠然,新聞采訪寫作,很多都是技術層面上的東西,似乎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然而,經過不斷反思,心中的一些感觸逐漸沉淀下來,我由衷地覺得:拋棄最樸素的新聞理想,是一切差錯的源頭。試想,一個把新聞理想融入靈魂的人,會漠視自己的職業、玷污新聞的生命嗎? 因此,我們每一個新聞從業者,都應該重新問自己:我有新聞理想嗎?我的新聞理想哪去了? 前不久參加新聞專業同學聚會,有些人說起到某地采訪,遭遇有關部門的“特殊看管”;有些人說自己被企業告上法庭,疲于應對;有的說出于某種原因,給自己用上了筆名;還有的說稿子被斃、待遇不高、居無定所等等。 聽起來,大家對于這個職業似乎早已有了普遍不滿,更有的,則早早離開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