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成才平臺,為新聞理想的實現加油助力 培養造就一批名記者、名編輯、名評論員,為新聞從業人員搭建成才的大舞臺,既是集團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為從業者新聞理想的實現加油助力。2006年3月3日,《寧波晚報》以記者楊靜雅名字為名開辦了“靜雅調查”欄目。記者愛惜自己的品牌,每篇稿子發出前,都深入采訪、反復核實和推敲文字。這個欄目5年來發稿300多篇,刊出了不少有影響力的稿件,多數是輿論監督報道和問題性報道。隨著欄目的刊出,記者楊靜雅的名字也為廣大讀者所熟知,成為一名受讀者喜愛的“名記”。這樣的欄目,打響了記者的品牌,也打響了報紙的品牌。類似這樣以記者、編輯、評論員命名的欄目,在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所屬的報紙中還有很多,不少已在社會上形成很大的影響力。 項目負責人制是寧波日報報業集團為采編人員搭建的又一個重要的成才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任何一位普通的記者編輯,只要有好的策劃和選題,經過編輯部的認可,都可以領銜該重大報道的組織實施,編輯部還會根據選題的需要,跨部門為其專門配備隊伍,提供必要的保障。這一制度在讓項目負責人得到充分鍛煉的同時,還使個人的智慧和集體的力量得到很好的互動。 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搭建的這些平臺,一方面促使新聞從業者樹立起正確的新聞理想,讓理想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高高飛揚,另一方面有力地推動了集團新聞精品工程的實施。僅從2005年至2010年的6年間,集團就斬獲8個中國新聞獎,引起了業界和學界的廣泛矚目。 (作者單位:寧波日報報業集團) 來源: 《新聞實踐》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