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只是把線下的需求轉移到了網上? “總需求肯定是在增長的” 記者:你怎么看“雙11”的促銷,它是一場營銷戰嗎? 王帥:如果你一定要說是營銷戰,那么我們營銷的點是整個網購的概念,而不是推淘寶商城。其實,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場狂歡,年輕人的Party,還有淘寶對老用戶的回饋,在這點上淘寶是花了真金白銀的。 記者:是想通過這件事拉動銷售? 王帥:我們絕不是做什么品牌或者是拉動銷售,除了回饋用戶之外,我覺得這有點像是個測試或者實驗,人們對于網購的需求到底有多大?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挖掘?而一旦這些地方挖掘出來,商戶的運營能力又到底能不能跟得上。去年的“雙11”,物流行業出現爆倉,好幾個銀行的網銀吃不消。經過“雙11”,電商鏈條上的每一個參與者都警醒過來,有的人說,噢,原來可以做的事情還有那么多。 記者:今年,幾乎整個電商行業都在跟風“光棍節”,把它變成了網購節,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王帥:我不好評價同業為什么會跟風,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國內的市場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大,而“雙11”的出現,的確助推了整個產業的升級,到今年,淘寶每天的交易額都能接近去年“雙11”的規模,物流、網銀、商家的客服都上了一個臺階,在電商挖掘內需以及帶動產業升級方面,這個節日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 記者:有沒有可能,電商們的瘋狂推廣只是把人們線下的需求轉移到了網上?對于整個內需的擴展到底有沒有效果? 王帥:很多人認為中國人不敢花錢,但事實證明,大家只是想找到最合適的花錢方式,找到性價比最高的商品,總需求量肯定是在增長的。 簡單粗暴的降價是行業悲哀? “這里不是低價傾銷的陣地” 記者:“雙11”促銷最搶眼、最直接的口號是“降價”,因此,我也看到有媒體評價說,光棍節的營銷邏輯簡單粗暴,甚至有人將其評價為“行業悲哀”。 王帥:從長期看,消費者絕對不會只因為低價就去購物,當大家真正跟商戶接觸,商家最終比拼的還是產品和服務能力,這也不是低價傾銷的陣地。 記者:你指的服務是? 王帥:商品質量,也包括物流、服務態度等等。這次活動對于商家當然是高調亮相的機會,但如果做得不好,比如虛標價格欺騙消費者,一樣不會得到認同,甚至會起到反效果,要相信消費者的理性,對嗎?記者 張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