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傳統文化的傳播媒介。傳統文化的傳播媒介,隨著年代的演變,它的傳播方式也在不斷進化。從最古老的人為教授到書本記錄,再到視聽媒介的產生,然后是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如今又出現了手機這一新興媒體,都是傳統文化傳播的歷程。但無論如何演變,傳統文化的傳播媒介功能始終是傳承文化。傳統文化傳播必然要依靠傳播媒介,所以傳播媒介就肩負著傳統文化傳播的職責,為了更好地傳播傳統文化,正確使用傳播媒介尤為重要。 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播媒介,首先,可以采用受傳者易于接受的傳播媒介進行傳播,如電視、網絡、動畫、漫畫等娛樂化的媒介,比如中央電視臺一度熱播的《上下五千年》、《成語故事》等動畫片不僅能讓孩子們了解歷史知識與文化知識,又不失趣味性。 其次,在電視節目制作上,應注意傳統文化性與娛樂性保持平衡,避免失衡,比如中央電視臺開播的《百家講壇》、上海衛視開播的《文化中國》做得還是比較好的。 再次,專門制作傳統文化的網站進行傳統文化傳播,應注意在網絡宣傳教育的同時,避免引入黃色網站或是黃色、低級趣味的廣告信息,比如網站制作者應該具備良好的品德與職業道德,掌握良好的技術,嚴格做好把關人,防止黃色信息或是反傳統文化的信息出現在宣傳傳統文化的網站或論壇上,關于這方面,中國傳統文化網與中華傳統文化網在文化宣傳和內容介紹上都較為全面而又不失傳統文化特色。 最后,在漫畫書抑或是動畫里,應宣揚正確、積極、正面、健康的傳統文化內容。所以對于制作方來說,也要求動畫制作者或是漫畫人有扎實的傳統文化知識功底,有良好的審美與品德素養,才能將傳統文化更好地呈現出來、傳播出去。另外,在制作內容上,應盡量做到內容通俗易懂,避免晦澀灰暗,只有這樣,才能吸引觀眾或是讀者,值得借鑒的如未來出版社出版的《漫畫成語故事》系列。 傳統文化的傳播受眾。傳統文化的受傳者首先是缺乏傳統文化教育的人們,尤其是當下的青少年,應該重點教育、傳播。由于傳播受眾的自身水平,對傳統文化一知半解或是根本一無所知,那么就會造成對傳統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只有提高傳播受眾的個人水平,才能有利于傳統文化傳播切實有效。 結語 綜上所述,從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受傳者四個方面結合綠色傳播策略來談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使傳統文化傳播打開了新的視野,開辟了新的道路。雖然本文將傳統文化傳播結合綠色傳播來談,但這一形式也不是唯一形式,而且在實際傳播中也可能遇到很多實際問題。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播這條道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本文提出的傳統文化結合綠色傳播,是萬里之跬步,不過筆者相信這樣的一個傳播形式的結合一定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娛樂化背景下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研究》) 注 釋: ①李春平:《用流行歌曲傳播國學經典好處多》,新浪網,2009-07-11。 ②③《人民政協報》,2009-02-02。 ④《廣告傳播過程中的“綠色”意識》,http:///Article/Class10/Class52/200705/20070524231809.html,2007-05-24 參考文獻: 1.邵培仁:《傳播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5~85頁。 2.張應杭 、蔡海榕:《中國傳統文化通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頁。 3.張岱年:《文化與價值》,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頁。 4.李景東:《綠色消費、綠色營銷和綠色廣告》,《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 (作者單位:黃小琴,江西科技師范學院;黃璜,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 來源:《新聞愛好者》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