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精選角度使報道“與眾不同” 民生新聞不管大小,都是百姓身邊的大事,但媒體報道時易“撞車”,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一篇好的民生新聞報道要將最為讀者關注、最有價值的新聞亮點挖掘出來,從而提升新聞的品位和影響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精選報道角度,做得“與眾不同”。 面對同一個新聞事件,高明的記者往往善于透過新聞事件表象去發現隱藏在其背后的豐富內涵和本質,在報道中傳達出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群眾的聲音,使新聞既有可讀性又有思想性,既有貼近感又有高度感,做到為群眾謀利益的同時,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有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名男子騎電動自行車途徑廣西南寧市長堽路四里的人字型路段時摔倒致死。不少媒體的記者把視角放在事故本身及其損失上,將事件報道處理成一般社會新聞,而《南國早報》某記者卻敏銳地從該路段處于復雜地段給市民的出行帶來困難的抱怨入手,了解到這個多年百姓反映未果的問題。 記者在這起事故發生的當天下午來到事故現場,親自感受在這復雜地形路面上行路行車的危險性,并對過往市民和居住在該路段居民進行深入采訪和調查,了解到居民將該路段稱為“魔鬼彎道”,幾年來,幾乎每個月都有自行車、三輪車、面包車在此翻車,人和車都有不同程度損傷。居民們紛紛表示,這個拐彎路道必須整改,才能保證以后不再發生慘劇。居民們還提出整改建議。第二天《南國早報》在“南寧新聞版”的顯著位置刊發了題為《一男子在“魔鬼彎道”跌死 附近居民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對該路段進行整改》的報道,并配有事故現場照片。該報道刊出后,引起南寧市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南寧市政府馬上召集交警、市政、城區政府等部門在事故現場開會,要求吸取這次慘劇教訓,立刻對“魔鬼彎道”進行整改,派出施工隊進入現場改造路面,同時徹底清查城市非主干道路,采取措施排除街巷的道路安全隱患。隨后,《南國早報》及時把這一處理結果告訴讀者,在一版顯著位置刊登題為《本報報道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 迅速整改“魔鬼彎道”》的消息,并配發了整改路面施工現場的大幅照片。三天后,“魔鬼彎道”道路整改完工。 如此一則容易被視為一般社會新聞的報道,由于記者善于透過新聞事件的現象去挖掘其背后的內涵和實質,新聞視角和切入點不同,在報道中傳達出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群眾的呼聲,使新聞變成了體現人文關懷、為群眾謀利益的民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