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學術期刊的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的走向判斷 “十二五”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成為學術期刊轉型發展的三大著力點,并將呈現以下四方面的走向: 一是學術期刊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的提升是“十二五”期間學術期刊改革發展的主線。學術期刊改革發展,必須堅持差異化、特色化辦刊,最大限度地提升競爭力、公信力和傳播力,增強影響力。從某種程度上講,特色和個性是期刊的生命,是學術期刊立足于市場的根本。正如我國著名的出版家鄒韜奮先生所言:“刊物的內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趨’,那是刊物的尾巴主義。這種尾巴主義的刊物便無所謂個性或特色。沒有個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問題,發展更沒希望了。”學術期刊的轉型與發展,必須結合自身傳統優勢,發掘期刊所在單位和地域優質學術資源,從打造精品欄目入手,逐漸形成欄目、專題策劃、版式設計等整體的品牌特色。 二是學術期刊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的提升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根本在于構建學術期刊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發展的長效機制是學術期刊在轉型與發展中保持持續優勢的保障。如果沒有長效機制,學術期刊的發展就缺乏持續的生命力。構建長效機制的關鍵是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建構合適的管理制度。即根據學術期刊發展的實際需要,成立相應的部門,明確其職能分工,使其有機協作;實行制度化管理,以規范的制度引進人、培訓人、用好人、激勵人、留住人,為各類人才提供能夠持續激勵其創新的充滿競爭而又不乏和諧的環境。 三是學術期刊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的提升應有機融入數字出版潮流。充分結合傳統出版和現代出版優勢,引領數字出版。數字出版是新聞出版領域的新業態,是“十二五”乃至今后相當長時期發展新聞出版業的主要方向。數字出版成為助推傳統出版向現代出版轉型的重要力量。數字出版切中學術期刊轉型的肯綮,也是學術期刊轉型與發展中不可逆的潮流。正因為如此,學術期刊必須順勢而為,著力研究實現數字出版的路徑,借鑒國外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經驗,勇于創新,爭取在數字化出版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我國學術期刊實現數字出版探索新路。這其中固然面臨諸多不確定的風險,但其中的機遇和效益或可期待。 四是學術期刊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的提升相輔相成,三者互動發展。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有些規制需要“頂層設計”和聯動。“頂層設計”這一術語來自于系統工程學,其字面含義是自高端開始的總體構想。它是理念與實踐之間的“藍圖”,總的特點是具有整體的明確性和具體的可操作性。學術期刊的轉型與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諸多環節,因此要求以系統論的視角全面探索提升競爭力、公信力、傳播力的路徑。在此進程中,還應注意各系統之間、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配合與聯動,如此方能避免相互掣肘,共同協作,從而推進學術期刊的轉型與發展。 作者系改革雜志社執行總編輯 來源: 《傳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