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應當承認,所有這些不足對報業的網絡化生存都構成巨大的挑戰。但報業要想獲得網絡化生存的能力,當前最需要解決的,是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樹立全新的網絡化生存思維、調整贏利模式等。 網絡化生存思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確報業的未來就在于網絡。報業要按網絡化生存的要求重組報業原有的工作流程,逐步提升自己的網絡化生存能力。網絡化生存思維還在于,報業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建立網絡意識,了解網民的需求,了解網絡的傳播特性,并對自己的工作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這種變化。 《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發達國家媒體緣何觸網成功,并收到效益?筆者認為,正是因為其報紙有了強烈的網絡意識,有了報網的分工協作,對受眾而言,很難說是在訂一份報紙還是在訂網站的服務,只要其成為用戶,受眾就可以拿到一天24小時的“報紙+網站”的打包資訊,至于是通過何種媒介形態,對受眾而言并不重要。 在意識到網絡是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賴以為生的生存方式之后,報紙確實應該開始對自己以近乎無償的方式向門戶網站提供新聞的做法進行反思。與中國報業的困境不同,國外報業的網絡化生存都充分利用了自己獨有的新聞資源,而沒有將其轉讓出去,有些新聞媒體甚至因為谷歌這樣的搜索引擎在搜索頁面上出現自己的新聞而將其告上法庭。正是因為有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保護手段,國外報業的網站才普遍擁有自己龐大的用戶群體,而我們的報業網站并沒有作出這樣的嘗試。因此,中國報業必須重新審視自己與門戶網站的合作模式。 報業應該明確傳統媒體的網絡化過程不應視為平面媒體的自然延伸,而應該是第二次創新,這可能將進一步加劇報業優勝劣汰的過程,因此,報紙與新興媒體結盟將顯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莊淑亭 作者單位:《城市規劃》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