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堅持面向農村實際,為農民提供更多實用新聞信息 農民對信息的了解,往往比城里人慢。但農民對于政策類信息,對于市場信息,對于致富信息的渴求又是很強烈的。近兩年,貴港臺報道的無公害蔬菜和水稻的種植以及牛品種改良技術等等,都引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興趣,甚至一條新聞的播出就會讓很多農民群眾打來熱線。 一是要善于對特色內容、典型事例進行宣傳。要用典型事例引導農民因地制宜,選好路子,結合傳統和自然優勢,能農則農,能工則工,能商則商,要避免以前種養宣傳上的一窩蜂習慣。這方面貴港臺推出過系列報道,如種植方面,報道過貴港八塘的桑蠶、木格的白玉蔗和草席、金田的淮山、覃塘的蓮藕、麻垌的荔枝、何村的龍眼等;養殖方面,介紹過白沙的黃沙鱉、橋圩的白鴿、龍山的豬苗、大圩的獅頭鵝等,幾乎都是 “一村一特色”,這些新聞信息給農村觀眾很大的啟發,同時也提升了本地電視臺在農村的影響力。如貴港臺播過的《平南縣農民成功選育出一年多次成花結果的龍眼》就引起很多果農的強烈關注。又如貴港臺宣傳過的被譽為“野豬郎”的楊杰,是個回鄉創業的典型,他創立的“花生藤發酵養豬法”,實行綠色環保養殖,讓養豬成本下降一成以上。關于他的新聞播出后,不少人登門向他學習取經。現在,他的養殖場成為了“共青團廣西區委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二是要結合當地政策加強宣傳針對性。圍繞農民增收,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圍繞中心工作提供最新的、最有效的新聞信息,這是農民關注之所在。也只有這樣的報道,才稱得上是貼近農民生活,想農民之所想。在宣傳報道上,記者應跳出農業來思考農業,引導農民用工業思維謀劃農村發展,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近幾年,在山區荒地上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是貴港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項目之一。開頭的時候,有些山區的農民很難相信速豐桉的生長速度。在這方面,貴港臺注意跟蹤示范基地,強化信息服務,用事實說話。專題欄目中播出的《生長快速的速豐桉》,通過圖像對比,讓農民自己出來說話,讓人感到親切、可信。電視專題播出后,有很多農戶都計劃把低產林、疏列林進行改造。林業部門也抓住了這個有利時機,發放速豐桉的技術材料,組織農民現場參觀,現場培訓,使林農摒棄了傳統的粗放式的造林觀念,加入種植基地行列。 城市電視臺的鄉村意識是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城市電視臺新聞及專題節目要大力宣傳好新農村建設的成就,要樹立好農村新典型,要多反映農民朋友的心聲,要貼近農民朋友的生活,多為農民朋友提供各類信息,多為農民朋友排憂解難。這類節目能夠更有效的增強城鄉觀眾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溝通,使城市人更了解今日的農村人,農村人更了解自己的家園,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加充滿希望。(作者是廣西貴港廣播電視臺副臺長) 來源:《中國記者》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