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內容:創新中提升專業水準 隨著我國國力以及國際地位的逐步提升,海洋戰略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大國在海上的爭奪變得日益復雜,我國周邊海域的海事爭端日益受到國人關注。艦船以及海防建設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注意。這給該雜志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調整了辦刊思路,抓好編輯團隊建設,優化作者隊伍,注意提高雜志的趣味性,根據讀者需求調整欄目,同時注意在創新中提升雜志的專業水準。 傳播知識中不忘肩負的責任。《艦船知識》這個編輯團隊辦刊中注意在傳播科普知識的同時激發讀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每當有重大國際海事事件特別是國際海洋爭端發生時,國際、國內輿論不一,當一些混淆視聽的輿論彌漫時,《艦船知識》及時介入,先做技術層面解讀,再一步步深入,努力做到重大事件不缺位,關鍵時候不失語,主動發聲,發出的聲音又要即時、準確、有高度、有深度。如今年7月,我國第九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國外輿論對此做種種猜測,有的還做了不恰當的解讀。該雜志即時策劃編發了一組文章,其中《“青海湖”號首次護航亞丁灣》,對“青海湖”號遠洋綜合補給艦的建造歷史、船身特點以及艦隊人才建設等做了詳細介紹,同時通過“青海湖”號挺進大洋,全方位見證了中國海軍保衛祖國、傳播友誼、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閃光航跡,這些文章使讀者在了解艦船知識中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產生了較好的效果。 選題策劃:專家討論,立意求新。《艦船知識》每期專題都瞄準新近發生的重大事件。在開選題討論會時,他們請有關專家參加討論,聽取多方面的意見,經過反復論證,最后確定選題。例如,隨著我國南海爭端的升溫,“南海問題”成為多家媒體報道的熱點,雜志從新的角度切入此問題。《艦船知識》今年第8期策劃“誰向中國海洋權益說不”專題,其中,《我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權益爭端》從歷史、法律角度對南海諸島島嶼主權引發的管轄海域爭端做認真的梳理,特別是用不同色線標識的周邊國家對南海諸島非法主張示意圖,讓讀者對南海形勢有更清晰的認識。本期專題文章由于立意較新,耐人品讀,受到讀者好評。 編輯是做好選題策劃的關鍵,辦《艦船知識》這樣的雜志,既要緊跟時事,又不能一葉障目。國際間外交、軍事風云變幻,在對這些軍事大事的關注中,既要有技術上的微觀解讀,又要有戰略的宏觀分析,這就要求編輯要有政治軍事家的敏銳度、軍事技術專家的精準度。如今年8月,中國航母“瓦良格”號下水試航。之前,雜志第6期策劃“從建造到試航之蘇/俄航母”專題,配發了《簡述:蘇/俄航母建造經驗》、《一脈相承:蘇/俄航母動力系統》、《管窺:蘇/俄航母之路》。第8期“蘇/俄航母海空聯試大決斗”專題中《蘇-27較量米格-29K》、《雅克-41的厄運》、《米高揚與蘇霍伊跨世紀斗法》、《訪特級試飛員徐勇凌》等文章將航母的話題引向深入,這些都讓讀者對我國航母的發展有了更深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