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注重發行,提高品牌影響力 面對市場經濟,面對紛繁蕪雜的誘惑,如何正確處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這是當今期刊人面對的一大課題。當今傳媒業競爭激烈,要靠發行量來贏利,確實不易。面臨挑戰,除了傳統的郵局訂閱外,他們還自辦發行,組織人員到各地新華書店并深入書攤報亭,努力將雜志擺進每一個報刊亭。另外,作為傳播偏重軍事技術知識的科普刊物,該刊幾十年來,堅持內容為王,努力不登與艦船無關的廣告,不讓不適合的廣告內容影響雜志的品牌形象。在當今科普期刊發行量普遍不景氣的情勢下,雜志期發行依然保持不俗業績,實屬不易。 今天的期刊經營,關門辦刊是不行的。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拓寬辦刊思路,他們一直在探索。雜志通過讀者來信以及新浪投票等方式,積極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為了貼近讀者,雜志專門辟有“讀者在線”欄目,“期期評”、“火眼金睛”、“影像上傳”、“你問我答”,這些欄目拉近了雜志與讀者的距離。《艦船知識》網絡版主編、央視特約評論員宋曉軍在自己的微博里將當期雜志的話題和目錄發到網上,提前預熱,與讀者及時進行互動,使當期雜志的影響不斷發酵擴散。2010年7月7日,由《艦船知識》雜志社牽頭主辦了國防科普期刊/報紙研討會,近20家相關期刊、報紙的社長、主編參加會議,圍繞國防科普期刊/報紙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未來發展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及未來發展的主要對策和建議等進行了研討。2010年8月,《艦船知識》雜志社參與組織“2010全國青少年艦船夏令營”活動,其主題是:“了解艦船、認識航海、探索海洋”。今年7月,《艦船知識》雜志社與中國船舶在線網站、新浪軍事等多家媒體合辦“2011年全國艦船及航海知識競賽”,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參賽者參加競賽活動。這些活動不僅使更多的讀者關注我國海防建設,也使雜志在業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雜志社還重視加強國際交流,吸取國外同行的辦刊經驗。為了擁有一手的資源,他們不僅與國內艦船海事方面的有關人員建立聯系,加強交流,還定期選派有關人員出國參觀學習,并與國外同行簽訂協議,加強業務往來。如雜志與美、日、韓等國相關機構建立圖片交流共享制度,這樣不僅可以加強信息交流,還解決了圖片版權問題,降低了出版費用。這些交流活動無形中提升了雜志的國際影響力。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隨著我國國力的逐步提高,我國船舶工業以及我國海防及其裝備的發展,我們衷心地祝愿《艦船知識》,緊跟時代的步伐,開拓創新,做大做強,不斷提升精品科普期刊的影響力。 來源: 《傳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