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創新是電視傳媒的永恒主題。創新的根本是理念的創新,形態和內容為具體化表現。電視節目創新應該關注相關法律、電視創新環境以及電視節目制作三方面的關鍵問題。 □?文/丁梅芊 近年來,各電視臺在電視節目創新方面運用很多創新策略。 首先理念創新是根本。節目創新的“新老元素”是指在產品層次上傳統和現代文化的重新演繹和對新興文化的精煉抽象,文化理念的演變循序漸進。因此,“新老元素”相融策略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如某選秀節目是雖然很大程度上借鑒于“美國偶像”,但卻在借鑒過程中對新興文化的一系列鮮明特質進行了獨到抽象和演繹,特別是在比賽規則方面做得尤其出色。這些新興文化特質給長久以來習慣按部就班、服從等級制度、評判標準單一化、凡事講求面子、老幼分明、寧可被動接受也不主動參與的中國老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和娛樂性。尤其是手機短信的互動性,給節目現場帶來了真實懸念。由于選秀節目從一個特殊的角度,較好地融會了地方電視多年的本土化改造經驗,電視表現上更為深入和細致,最終達到了較高的創新水準,才產生了“本土化全民娛樂”的轟動效果。 其次,人類所進行的各種創造活動,大部分是利用前人已有的成果進行增減組合,如果出現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便是“創新”。在創造學中,所謂的組合創新法,正是將原有的某些事物聯合起來產生新事物的創新策略。這種技法同樣可以用來進行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常用的組合法有同物自組、異類組合、主體附加和信息交匯法等。跨節目形態的同物自組,就是把同一類物品組合在一起來得到新的產品。如雞尾酒,它體現了綜合就是創造的精神,電視節目也可以進行類似的同物自組,從而產生新的節目形態。真人秀節目就是打破了新聞、紀錄片等真實的電視節目與電視劇等虛擬電視節目之間的界限,是紀實類節目和綜藝娛樂節目兩類節目的綜合體。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明星”娛樂和“民星”娛樂的結合。從選秀與競藝經驗看,電視選秀節目的熱潮已經從平民娛樂向明星競藝蔓延。對于一個平民選手來說,從最初參賽到最終勝出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觀眾在整個過程中有著強烈的參與感,在觀眾心目中,他就是平民英雄,因此慷慨解囊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既有明星來加強關注度,又以平民選手鞏固短信支持,一舉兩得的創新之舉頗具匠心。 第三,跨媒體形式與跨藝術形式的組合,是將不同類型的物品組合在一起產生新的事物。電視節目的異類組合可以分為跨媒體形式和跨藝術形式兩種。電視、廣播、報紙和網絡是四大主要媒體形式。當一檔電視節目跨越媒體形式的分界,就有可能成為創新之舉。讓主持人以輕松、娛樂的方式為觀眾講述報紙上刊登的奇聞趣事,寓教于樂,也不失教育意義。如果說跨媒體組合打破了各種傳媒產品之間的界限,那么跨藝術形式的組合則更進一層,穿越了各種精神文化產品之間的壁壘。說書、戲劇、雜技、文學等等,把這些藝術形式的某些元素或特征與電視節目相融合,往往能創制出別有新意的節目形態來。社教節目一貫風格嚴肅拘謹,說教意味濃重,很難成為收視率高的品牌節目。“百家講壇”積極創新,很好地把握了傳統與流行之間的契合點。節目的選題與內容設計具有戲劇性,學者以說書的風格來講授,使得科教節目變成大眾所接受和喜愛的文化產品,品牌知名度迅速擴大。由東方衛視制作的“非常有戲”,將中國傳統的戲曲以現代電視的包裝制作推到前臺。多位影視明星以參賽選手或表演嘉賓的身份參加活動,吸引青年觀眾對中國戲曲產生興趣。 歸納起來,電視節目的組合創新可以從跨節目形態、跨媒體手段和跨藝術形式這三個層面著眼尋找突破口。越過邊界,往往就產生想象力。節目創新的另一切入點是節目內容。特性列舉法就是通過對某一創新對象的特性進行列舉分析展開聯想,用一覽表的方式幫助思考,然后探討能否改變某些特性從而完成創造性構思。這種方法著眼于局部,特別適用于解決較具體的問題,因此在電視節目內容創新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應用。(作者是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副教授) 來源: 《中國記者》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