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地方電臺業務水平提升的三個抓手
——以秦皇島廣播電臺為例
□?文/莊?嚴
培養政治業務素質
一是抓政治素質提高。吃透中央、省、市方針政策和工作重點,結合秦皇島實際,采寫和創作新聞作品。如河北省把山海關古城保護開發作為河北省一號文化工程后,我們馬上深入細致采訪,采寫出《重塑古城輝煌》系列報道錄音。還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直播中國”聯合,在河北省第一個成功組織策劃了大型直播節目《走進秦皇島》,創造性地實現一個廣播欄目在中央臺第一套節目,省臺第一套節目和秦皇島臺第一套節目同步直播。
還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突出環保、旅游、生態、持續發展等宣傳重點,關注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文明生態村建設、國企改制、節約型社會建設、十五成就報道、文明城市建設等方面,突出宣傳秦皇島的地方特色及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全面展示了秦皇島在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富庶、文明、和諧現代化濱海城市方面取得的成就,提高了秦皇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是抓記者捕捉新聞能力的提高。圍繞重點節日、節慶活動,精心組織,提前策劃,保證新聞稿件的及時性和命中率。
節日是很好的新聞源,秦皇島電臺要求記者把節日報道和活動報道及經驗報道相結合,從中篩選最能打動聽眾的新聞素材組織報道,確保重要節日有秦皇島的消息。近幾年,秦皇島的會展經濟形成規模,如國際干紅葡萄酒節、南戴河荷花節、輪滑節等,各項體育賽事也接連不斷,旅游形勢喜人,記者以這些節慶、旅游活動為契機,選取角度,宣傳秦皇島文化興市、旅游興市的經驗做法,提供可資借鑒的新聞事件。使新聞報道與秦皇島整體形象宣傳有效結合起來。
三是抓記者關心關注熱點難點話題能力的提高。搶抓新聞“活魚”,力爭在全國、全省第一時間報道相關情況,突出新聞的輿論引導作用。
近幾年,輿論監督的氛圍日益濃厚,關注百姓民生的新聞受到更多歡迎。我們把秦皇島百姓民生關心的話題和秦皇島市委、市政府的一些具體做法放到全省民心工程的大背景下進行剪裁,突出稿件的代表性。幾年中,以秦皇島開展三城同創(創建文明城、環保城、衛生城)為契機,選取百姓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重點報道,像《學生小飯桌,方便家長但衛生堪憂》《文明新風建設靠大家》《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社會》等,既宣傳秦皇島在某些方面的做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實施精品戰略
一是自覺運用新聞規律,堅持超前策劃 。秦皇島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富庶文明和諧濱海名城以后,我們組織記者通過對事實材料的鑒別和再發現,選取了四個角度,即:生態環境,以人為本、關心弱勢,城市經濟發展和文化旅游興市四個方面,層層展開,由小到大,采制出系列錄音報道《科學發展看港城——秦皇島傾力構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富庶文明和諧濱海名城》,在中央臺和河北臺重要新聞節目頭條播出,讓全國全省聽眾清晰地知曉了秦皇島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二是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經濟社會工作重點,策劃連續或系列報道,使整個秦皇島的新聞宣傳具有了連續性和整體性。
三是打破常規思維,用全新的站位觀察新聞事物。2010年,秦皇島電臺記者在撫寧縣采訪時發現當地農技人員為了打消農民的顧慮,自己租來土地建大棚,用實際行動引導農民進行結構調整。通過記者的發掘,這篇稿件在中央電臺上提要播出。
開掘員工創新潛力
一是培育新理念。新聞貴在新,要做到時間新、內容新,更要做到角度新。因此,要求編輯、記者在選擇新聞角度時,打破只從正面看事物的老框框,善于從事物的各個側面去觀察。比如,改革開放這一新聞選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的題目,而關于秦皇島改革開放的稿件,許多新聞單位都做過報道,2011年7月,我們在為省臺采寫“慶祝建黨90周年”專題報道——秦皇島篇時,突出秦皇島市加強軟硬環境建設這個角度,很快在河北新聞頭條播出。二是使用新手段。現在的社會已進入網絡時代,為此我們投資10萬元為新聞部門建立稿件采編網絡專門的通道,保證24小時暢通無阻。并且投資5萬元更新了與新聞系統相配套的采編設備,保證了稿件質量。三是制訂新標準。我們要求記者在采訪、寫作中,既要牢記新聞無小事的思想,又要以是否符合上級精神的要求為標準,規定全體編采人中做到“三個不出手”,即,新聞事實不典型,沒有代表性的稿件不出手;沒有經過反復研究和論證,個人和部門認為不是精品的稿件不出手。(作者單位:河北秦皇島廣播電視臺)
來源: 《中國記者》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