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藝術媒體琢玉之功 比起其他媒體,藝術媒體更要講求媒體藝術。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迅猛發展的環境里,藝術平媒應堅守“內容為王”定律,占領藝術學以及各藝術門類發展的制高點,“高山流水”方能覓得越來越多的“知音”。以專業造詣廣結專業人脈是平面藝術媒體先天優勢。專業造詣一是采編團隊自身藝術學養;二是對藝術媒體的媒體藝術的把握和構建,借用馬克思的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批評的武器在此指藝術媒體,而武器的批判指媒體藝術。藝術媒體有了正確的社會指向并不能自然成功,還必須構建磨練出高超的媒體藝術。 同時,還應看到,今天的媒體環境以及媒體所能產生的效應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新的環境里,藝術媒體如果死守紙媒介傳統“武器”很難殺出重圍,必須掌握并利用基于移動互聯新媒體這一“新武器”,同時尋求與廣電媒體互動合作,最終形成多媒體業態模式。 目前,與我國文化藝術的發展以及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現狀相比,藝術媒體的發展還有一定的不足。今年8月,新聞出版總署審核批準了一本藝術類新期刊——《人民藝術家》,該刊由新聞出版總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辦。藝術之本在于人。藝術家既是藝術的創造者,也是藝術傳承的載體。藝術家及其代表的藝術流派可自高端切入,為讀者客觀、理性地解讀藝術,這也是《人民藝術家》雜志要努力的方向。《人民藝術家》還將努力反映我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成就,以及藝術品市場發展的訴求,并努力適應當今媒體發展的新趨勢,走出一條藝術媒體發展的新路。 今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非同尋常的文化發展綱領,揭示了包括各藝術門類在內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的趨向。隨著國民藝術修養、鑒賞水平快速提升,隨著大眾對藝術品投資消費能力節節攀高,平面藝術媒體由“小眾”趨向大眾化的走向越發清晰,那種藝術傳媒姹紫嫣紅、風生水起的新境遇將會到來。 作者系《新華月報》出版人 來源: 《傳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