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原創兒童文學圖書集中度高 首先是暢銷書作者的集中度高,在所統計的該地去年7月和11月上榜的原創作者中,有楊紅櫻、沈石溪、曹文軒、秦文君、林海音、葉圣陶、陳柳環等人。其中,楊紅櫻和沈石溪的品種最多,7月楊紅櫻18種,沈石溪7種;11月楊紅櫻25種,沈石溪8種,其他的都只是1種~3種。再次是擁有暢銷書作者的出版社集中度高。上述暢銷作家的作品大多集中于少數幾家出版社,楊紅櫻的作品集中于接力社和明天社,沈石溪的暢銷作品集中于浙少社,秦文君的暢銷書在少年兒童出版社。暢銷書作者和出版單位集中度高,合作關系良好,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其他出版單位和編輯很難獲得原創的新稿,無法進入。 有些出版社雖然能獲得一些暢銷書作家的授權,但由于非原創新作、渠道經營不力等原因,并不能獲得相應的超額收益。授權編選本與原著之間的銷售差距極其明顯。比如沈石溪作品:《斑羚飛渡》(藍天版)2011年9月上市以來4個月共銷售33本,《會貿易的狐》(外研版)10月上市以來共銷售9本,《狼種》(長江文藝)7月上市以來銷售51本。曹文軒作品:《獨臂男孩》(中國輕工版)7月銷售34本,11月銷售30本;《鳥船》(湖南少兒版)8月12本,11月3本;《歌王》(天天版)8月4本,11月1本;《水薄荷》(北少版)7月47本,11月11本;《癡雞》(明天版)7月上市以來共銷售6本。伍美珍作品:《果汁男孩楊自熱》(南海版)7月57本,11月30本;《布丁軍團故事多》(童趣版)7月44本,11月40本;《長著貓耳朵的女生》(晨光版)7月12本,11月3本;《我班流行寫小說》(北少版)7月51本,11月14本。這些授權的編選本,從銷售冊數來看,不僅遠低于兒童文學暢銷圖書的平均銷售水平,個別個位數的銷售冊數,也遠遠不如上表中較弱的細分市場(比如卡片掛圖)快銷書的平均銷售水平。其投入產出效率值得思考。 與這些兒童文學作家作品相比,其他大多數兒童文學作家作品的銷售則要遜色很多,這一差別可以通過該地的銷售數據反映出來。金波作品:《尋找第七顆星》(廣東教育版)去年9月上市以來4個月共銷售16本;《詩意童話》(湖南少兒版)9月上市以來4個月共銷售34本;《花蕊里的歌聲》(北京少兒版)7月銷售9本,11月銷售2本。冰波作品:《青蛙哥哥練氣功》(中少版)11月、12月兩個月共銷售4本,《會飛的小烏龜》(安徽少兒版)7月上市以來4個月共銷售7本,《云朵變的小羊》(湖南少兒版)7月2本,11月2本,12月3本。王一梅作品:《變成烏鴉的鼴鼠的故事》(浙江少兒版)10月20本,11月9本,12月5本;《飛來的青蛙》(新時代版)7月6本,11月3本;殷健靈作品:《輪子上的麥小麥》7月3本,11月2本;《你的小船你的帆》(少年兒童版)7月上市以來銷售4本;《殷健靈作品精選》(中少版)7月20本,10月3本。11月未動銷。與上表中兒童文學7月340本,11月133本的平均銷售數據比起來,上述這些數據要慘淡很多。 實際銷售數據反映出的是,原創兒童文學只是少數幾個作家的圖書的繁榮,兒童文學的真正繁榮遠未到來。既然如此慘淡,對于出版者和編輯而言,暢銷書作者的原創新作無法獲得,暢銷書作家授權的編選作品銷售非常有可能不及預期,其他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又如此不討好讀者,原創兒童文學圖書實在是風險很大的細分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