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未來方向:重視互聯網的平臺價值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披露的數據表明,2012年,中國將正式邁入“5億網民”時代。傳統媒體掌握得天獨厚的傳媒資源、采編力量和本地地緣優勢,理應在互聯網領域有更大作為和更出色的表現。 此前的采訪中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網站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互聯網盤子急需良性發展甚至良性競爭來做大,網民需求遠遠未被滿足。我們要做的是滿足網民需求,甚至創造網民需求,在這一認識基礎上把互聯網業做大。如何滿足并創造需求?其實互聯網上的互動不僅僅體現在傳者與受者之間、平臺與用戶之間,互聯網的平臺聚合功能和平臺效應讓網民、用戶間的即時互動成為可能。只要利用得當,用戶間通過平臺產生關系,聚集的人氣可轉化為更大的傳播價值和商業價值。 《安徽商報》從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創辦“合肥網”,合肥網是全國第一家定位于生活門戶網的綜合網站,經過1年發展,目前在安徽都市媒體所辦網站中PV流量、IP值等各項指標均處于第一。蔣克平認為,區域市場上,生活門戶網網絡廣告份額將會幾何級增長。有個不爭的事實是,都市報廣告增長速度已遠遠低于尚未完全成長起來的社區類網站。在合肥市場,2011年網絡廣告市場已超億元規模,其主要投放去向是區域社區類或專業性網站,而并是選擇地方新聞門戶,這種趨勢仍在加速發展。 《安徽商報》分管合肥網的副社長陳修奎認為,未來三年左右時間,一城一生活網的格局,將初步形成,其市場競爭格局,如同如今的都市報形式,會形成一至二家占市場主導地位的主流生活門戶網站,其將成為區域市場中網絡廣告的主投放陣地,年廣告收入將至少超億元。生活門戶網最核心的廣告價值是其用戶為集中于某區域市場的高粘度互動人群,這與區域廣告主的市場需求相符合。傳統媒體人應用開放的心態和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才能適應網站的競爭。 市場星報社副總編輯李偉提出,社區網怎么搞,當與產業結合,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平臺作用,引入相關產業,實現產業與受眾在平臺上的對接。傳統媒體不妨利用此機會,投入小,做出優勢,提供增值服務。而這一思路中比拼的是誰做的更快更早。 讀者和企業有各自需求,李偉提到團購網站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在線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這一模式可否引入傳統媒體新媒體中?不妨從小范圍實驗做起,媒體建立專業網絡社區或平臺將企業資源、技術資源和媒體資源融合,滿足各方需求,創造盈利模式,靠平臺賺錢。 平臺的延伸:讓服務創造價值 平臺能創造價值的前提是平臺積聚人氣和影響力的能力,未來競爭中,能提供給用戶的選擇越來越多,決定用戶選擇的主要因素將是平臺能否提供契合用戶需求的服務,讓服務創造價值可能成為傳統媒體新媒體項目的未來方向。 傳統媒體提供的服務,還要依托報業集團本身具備的信息采編優勢和本地優勢,為用戶設計專業的又具個性化的媒介推介方案,將新媒體平臺與傳統報紙融合發力;此外,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共同開發能拓展服務范圍和寬度,如電商平臺下與跨地區物流倉儲機構的合作,紙媒與騰訊合作將新聞信息借用QQ渠道抵達受眾等。 隨著社會傳播體系在技術支持下的不斷復雜多元完備,一家媒體獨占內容、平臺資源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在共享共贏基礎上的強強戰略合作成為必然趨勢,比的是誰能瞅準先機快速出擊。 來源: 《中國記者》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