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在手機媒體大國日本,手機支付用戶已占總人口的40%,手機支付市場規模達到占移動互聯網產業總收入近20%,幾乎所有的日常消費均可通過刷手機解決。開通手機支付,使用者僅需到營業廳將普通的UIM卡更換為一張RFID-UIM智能卡,將原有銀行卡賬戶信息寫入手機UIM卡的特定區域中,便可將現有手機變成一部可以手機刷卡、手機支付的多功能手機——這是手機媒體與金融消費融合的產物。 地理位置服務(簡稱LBS ,全稱Location Based Service)則是手機媒體與當今城市生活融合的又一熱點。它包括兩大功能:首先是確定手機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與位置相關的各類信息服務。其核心是借助無線網絡,在手機用戶之間完成定位和服務。目前,Google、蘋果、Facebook、Twitter等各領域的領先企業都已著力競逐手機LBS市場。國內中國移動、街旁網、多樂趣、玩轉四方、貝多、圖釘等諸多知名機構也都紛紛開拓了這一新模式。 移動通信技術由2G到3G進而4G快速演變,為手機終端提供了更快的上網速度和更寬廣的數據容量,可以說是建造了一條無處不在的移動信息高速公路。有了這條高速路,各種各樣的手機媒體應用暢通無阻,手機媒體也得以與社會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合,并進而在手機上自由搭配出不同的手機媒體形態:與上網搜索搭配就變成移動互聯網;與閱讀搭配就變成了手機出版;與娛樂消遣搭配就成了手機游樂場;與GPS地圖搭配就變成了手機位置服務;與金融購物搭配又變成了手機支付工具。今天,手機媒體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了當今個人信息處理的中樞。 手機媒體與社會生活的二次融合,已經突破了新老媒體概念之爭和分行業競爭的格局,加速了產業邊界的消融。這其中,只有重新明確手機媒體產業鏈條上信息生產者、技術服務提供者、平臺運營者、接收終端生產者等主要鏈條角色的定位,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利益整合模式和新的運行機制,才能掌控手機媒體的未來發展。 趨勢三:手機媒體社交化已成趨勢,手機社交媒體已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旨在為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更多聯系”應運而生的社交網絡平臺(SNS)大放異彩。這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形成了一個不同于傳統媒體的虛擬社會;而在一個包容、互動、共享的虛擬社會里,社交行為無疑是最普遍的行為,所以社交化必然是手機媒體發展的大趨勢。 目前,基于SNS構建的新型手機社交網站,通過“熟人的熟人”拓展手機網絡社交,不僅具備豐富的社交和娛樂功能,還具有強大的傳播功能,可以說是集成性手機媒體平臺。數據表明,中國上網交友人群占上網總人數的86.9%,每天有近8000萬網友上網的目的是為了尋求社交、發現商機等,而且平均每年以57.65%的速度飛速發展。到2011年底,中國互聯網SNS用戶達到1 .7億。 手機媒體的互動特征不僅在于人與終端機器界面的互動,更在于通過數據傳輸網絡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有益互動。專業化、即時化、移動化、開放化是手機社交網站的發展方向。當下新一輪社交化浪潮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雙向化發展:一方面,各類手機媒體紛紛進軍或拓展社交產品,嘗試將SNS的基因植入到現有產品中,實現產品的“社交化”;另一方面,社交網則開始向其他相關業務品類拓展,電子商務、搜索、音樂、視頻等各項網絡應用逐漸與社交全面融合,并日漸向手機媒體平臺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