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傳媒》雜志供稿 對《中國國家地理》來講,新媒體是未來發展的“接力棒”,為雜志的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中國國家地理》在新媒體發展上積極探索,受到業界的關注。本文簡要介紹《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發展的“四屏”業務。 電腦屏 這里的電腦屏指的是中國國家地理網。作為我國最早的商業網站之一,中國國家地理網與新浪、騰訊這些大的門戶網站不同,它要作一個有深度的網站,要打造成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網站。我們調動各種因素,提高用戶的黏合度,希望將網站打造成一個有特色的、權威的平臺。 首先,注意提升品牌影響力。從宗旨、定位、特色頻道到專題活動,中國國家地理網的網站架構已超越網站本身,要打造的是一個延續紙媒品牌、與網絡無縫銜接的新媒體平臺。品牌不應是僵化的概念,此前中國國家地理網以“CNG”為域名,但品牌簡稱不方便記憶,后來中國國家地理網域名正式改為“dili360”。以“閱古今、品天下、行生活”為宗旨,網站推出了很多具有品牌特色的頻道:如“圖片攝影”,網站與攝影雜志及其他媒體合作,建立幻燈圖片庫;又如《地理e周刊》,將網站內容重新設計通過注冊用戶郵件發行,提供在線瀏覽及RSS訂閱等多種閱讀方式。此外,中國國家地理網以線下活動帶動線上,通過線上的專題、論壇、路線攻略等多種形式,形成對品牌的支持和提升。 其次,抓好論壇建設,提高用戶黏合度。論壇是網站的重要板塊。比如說我們要打造中國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地理論壇。一開始,很多地理愛好者到地理論壇交流,所以在打造論壇的時候,我們特別注意利用最新的在線形式,將網站的內容進行重新的編輯和整合,并通過《地理e周刊》的方式,結合免費周刊的訂閱,主動留下郵箱訂閱的讀者。當我們把這個網站實行商業化運作的時候,地理論壇更彰顯了影響力。怎樣提高用戶的黏合度?怎樣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提高名牌的認知度?這些我們都在認真思考。 第三,打造付費電子雜志《行天下》。《行天下》2009年7月正式推出創刊號,采取付費閱讀的發行策略。對網站來說,《行天下》電子雜志是《中國國家地理》品牌內容的延伸,或者說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旅行版。其特色在于,在新媒體的建設平臺上,不僅用圖片故事的形式告訴你那些很美的地方,同時會給你提供很詳細的出行路線和攻略。中國目前的電子雜志都是以免費為主的,但是對于《中國國家地理》來講,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有價值的內容,而不是隨便在網上能搜索到的內容,讓讀者感到它是值得付費的。 而且《行天下》這本電子雜志的價格比紙質雜志便宜很多。我們跟很多的網站合作,只要接入互聯網,只要在網站上通過手機支付,或者通過銀聯支付等方式都可以付費、購買。同時我們也推出了《行天下》手機版,方便用戶。目前,除《行天下》外,中國國家地理網又推出集成客戶端,內容包含《中國國家地理》、《行天下》、《博物》、《中華遺產》等諸刊。 第四,注重專題的制作和提升。在網站的建設中,各種專題的制作和提升非常重要。過去我們曾做單一主題,每天圍繞一個內容進行詮釋,后來發現有的用戶連續三天對內容不感興趣就會退訂。基于這樣的狀態,我們對內容進行重新調整,以不同的欄目構架,制作不同的專題,每天至少保持有一款內容是用戶喜歡的。我們還獨家推出很多原創的內容,如圖片故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