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我國數字電視發展的對策 中國企業遭受的專利之痛,尤其是幾年前的DVD專利糾紛,讓人至今刻骨銘心。面對數字電視發展進程中的專利壁壘,中國企業必須認真對待。從短期而言,要積極運用法律和商業手段去努力解決數字電視專利問題;從長遠來看,必須在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上取得突破,掌握關鍵技術,形成自己的專利標準和技術壁壘,從而在全球市場獲得立足之地。 為了應對今后可能出現的各種糾紛,筆者認為,國內數字電視企業當務之急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準備。 利用專利信息,建立企業內部專利預警機制。專利信息屬于公開的專利信息來源,其中包含了專利權人/申請人信息、技術分類信息、保護范圍、法律信息、申請國家、申請時間、有效期以及非常詳細的技術解決方案,可以說是一份很好的了解競爭對手、行業內同行研發方向和技術進展的免費材料。 國外企業在進行研發時無一不參考和借鑒公開的專利文獻,然而國內企業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和意識,很少有人主動通過分析專利文獻和專利信息來研究競爭對手和行業發展動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一份調查表明,發達國家每年新研發的技術中有95%以上是通過先申請專利的方式得到公開,而在中國,目前有專利的企業尚不足3%,可見差距之巨大。 利用專利信息,除了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發動態,獲得最新的技術信息,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建立企業內部的預警機制。國外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在進行新項目研發前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先進行專利預警分析,看是否可能侵犯其他人的專利。在國外,專利侵權的后果非常嚴重,動輒賠償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或者長期繳納數額不菲的專利許可費。因此,利用專利信息建立專利預警機制也是國內企業規避知識產權風險的最佳選擇,這對高科技企業尤為重要。 開展專利戰略,進行符合企業自身情況的專利布局。專利戰略是指企業運用專利制度的特性和功能去爭取市場競爭有利地位的策略。專利工作是現代高科技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開展專利戰略,可以了解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指導和確定自己的研發方向,進行符合自身條件的專利布局,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具體來說,不同的企業應有不同的做法。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強的企業,首先應將企業的核心技術盡快申請基本專利。基本專利是企業實施專利戰略的基礎,一個企業擁有的基本專利越多,這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就越強。 對于跟隨型的企業,則可以圍繞其他公司的基本專利構筑嚴密的外圍專利網。中國企業在技術上與歐美國家還有一定差距,基本專利不多,但可借鑒二戰后日本的專利戰略,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構筑外圍專利網,突破歐美企業的技術壟斷,變被動為主動。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應用層面的有價值的從屬專利,去抗衡國外的基本專利,并在其基礎上二次開發,形成新的基礎專利,與其進行交叉許可。一個企業不可能開發所有的技術,也不能保證所有開發的技術都能獲得專利權,但如果企業擁有一些自主專利權,當競爭對手的專利對本企業技術實施構成障礙時,就可以采取交叉許可戰略,為競爭或談判創造條件。 重視專利在標準中的地位,圍繞核心專利技術建立標準。過去的標準盡量不涉及專利技術,都是用最成熟的技術來做標準。現在標準帶有了專利性,我國制定的標準之所以會起到作用,就是因為專利進入了標準。誰用了標準,誰就要向建立這個標準的專利權人交納專利費。隨著標準時代的到來,發達國家紛紛從技術戰略發展到標準戰略,從技術立國發展到知識產權立國。 目前,我國政府也越來越多地提倡制定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實施標準戰略。我們自己制定標準,其實就是利用技術壁壘這種新的方式來保護中國的產業利益。目前國家和相關部門正在組織和成立一系列的標準工作組,也是希望通過制定標準來主導產業。因此,國內企業應該注意將自己的專利納入到各個標準中,從而起到占領市場和提高競爭力的作用。 總之,國內數字電視企業在面對數字電視發展中的知識產權壁壘時,一方面要了解規則,通過加強知識產權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自身知識產權意識,并強化管理層和研發人員的專利素質和能力,迅速積累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視對專利文獻的利用和開發,提高專利信息化利用的水平,建立企業專利預警制度,從而建立以專利為判斷標準的創新體系,全面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只有通過分析對手,了解專利分布情況,積極進行自主創新,才能有效打破國外企業的專利壁壘,提升國際競爭力。(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