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江蘇省太倉市開展“走轉改”活動以來,新聞媒體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關切,聚焦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社會管理、關注民生實事等重大主題宣傳,深入基層實際,貼近百姓生活,唱響時代主旋律,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突出重點,“走轉改”和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相結合 太倉新聞媒體注重將走基層的報道與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結合,既立足基層,又著眼大局,緊緊圍繞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社會管理、關注民生實事等宣傳重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新聞報道有亮點,輿論宣傳有成效。 太倉港經濟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是太倉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大事。為此,太倉新聞媒體抓住有利契機,加大策劃力度,濃墨重彩地聚焦太倉港區建設。電視新聞推出了《站在國家級新起點上大力推進港區開發建設》、《太倉港疏港高速交通體系建設進展順利》、《港區加快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等系列報道,既立足基層,又高屋建瓴,氣勢恢宏,形成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太倉市新聞媒體在“重點企業行”新聞行動中,及時將“走轉改”精神和要求融入其中。在圍繞加快城鄉一體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宣傳報道中,電視《太倉新聞》蹲點基層,連續播發四篇“來自東林村的報道”,深入介紹了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具體做法,為全市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同時,太倉日報連續刊發“農村新型社區樣本解讀”系列報道,通過基層一線的鮮活生動報道,全景展示了新農村建設的最新成果。這一系列主題報道,既宣傳了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示了太倉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和良好形象,又展示了太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和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 關注民生,貼近百姓生活 太倉日報策劃開展了第二屆“高溫下我們與您同行”大型體驗式新聞行動,通過記者的體驗式采訪報道,展示高溫下普通勞動者的艱辛和堅守與奉獻的精神風貌。為進一步關注民生,貼近百姓生活,太倉日報開展了“民生工程體驗行”新聞行動,組織記者深入各項民生工程現場,關注百姓生產生活狀態,反映民生工程為民解憂謀實效的真情實景?!白咿D改”活動開展以來,太倉日報把更多的版面讓給了群眾,把更多的頭版頭條讓給基層一線?!冻菐鞔寮业自絹碓胶瘛?、《蔬菜平價直銷價格降兩成》、《5成儲戶分享“糧行”紅利》、《14家社區工作站投運》、《54家“放心糧油店”覆蓋城鄉》等一批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上了頭版頭條,拉近了報紙和讀者的距離。電視新聞也在關注民生,貼近百姓生活上做足文章,高溫時節,推出了《婁城之夏,熱點民生》、《高溫拷問,記者追問》兩個體驗式系列報道,關注百姓高溫下的工作與生活。策劃推出了《前沿訪談》特別節目,記者深入村間田頭、社區坊間等基層一線,“邊走邊看邊說,見證美好生活”。為幫助普通群眾排憂解難,架起政府和百姓溝通的橋梁,太倉臺還開辦了服務類欄目《連心橋》。這一欄目堅持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以反映社情民意、幫助百姓解決難題為宗旨。通過不斷努力,欄目不僅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同時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和大力支持。 成效明顯,“走轉改”活動深入推進 太倉市各新聞媒體將“走轉改”活動融入到自身發展壯大的要求中去,著力提升新聞報道水平,不斷錘煉新聞隊伍,取得了明顯成效。 經常深入基層的記者對此深有體會,太倉電視臺記者陸李潔通過自身的實踐感悟:“只有心里裝著群眾、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才能真正改進作風,走進群眾實際生活,走進群眾心靈世界,用真心、動真情,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傾聽群眾意見、表達群眾訴求。也只有這樣,才能采寫出對群眾有情有義的作品而不是閉門造車,做出符合實際的片子而不是脫離實際的框架。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辛苦工作也才有意義?!蓖翘珎}電視臺的記者孫宵認為,“‘走轉改’不只是一次行動,而是一種態度,它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深入推進“走轉改”活動,太倉市新聞媒體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太倉日報建立了一系列長效機制,推進“走轉改”活動常態化,如“走轉改”長效獎勵激勵制度,班子成員與記者結對深入基層采訪制度,記者聯系鎮村蹲點調研制度,等等。太倉廣播電視臺則將繼續辦好各類“走轉改”專題專欄, 經常把基層群眾請進演播室,把演播室搬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不斷把“走轉改”活動推向深入。(江蘇省三教辦) |